这个暑假,浙江新闻客户端向关心浙江历史文化的朋友们发出了邀约,欢迎大家一起打卡浙江文化印记。打卡“浙江文化印记”,浙报钱塘江邀你上头条! 今天,我们收到了来自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近”浙温“习”实践团绍兴分队的投稿——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发源于绍兴嵊州。张扬而柔美的音乐将嵊州民乐与江南丝弦相糅合,更显一番清闲雅致;华美独特的服装以及青春靓丽的演员搭建起越剧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兼收并蓄的品格则造就了越剧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2006年,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5月,入选了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近日,我们来到了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东王村。百年前,嵊州唱书艺人在东王村香火堂前,以稻桶搭台,唱响袅袅越音,百年越剧,在这里诞生。东王的名字,也由此为人所熟悉。
实践成员受到李秋顺主任的热情接待,一行人来到李主任家中,就东王村的建设发展和越剧文化传承对李主任进行了采访。李主任讲述了东王村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大力发扬越剧文化并成为首批“中国魅力文化村”的建设之路,还为我们唱了越剧《梁祝》片段。
随后,我们又前往国内首个以戏剧剧种命名的文旅小镇——嵊州市越剧小镇。在越剧文化体验外,成员们还对越剧小镇游客、小镇文化产业商家和越剧表演者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结合先前对东王村的采访调研,团队成员就越剧文化传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文化传承,教育为本。在越剧小镇,一位正在学习越剧的小朋友告诉我们,嵊州积极将越剧教育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开设越剧兴趣班,探索出一条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越剧特色教育新路子。
“请进来”聚焦共享,“走出去”加强交流。2018年3月,国际戏剧小镇联盟在嵊州越剧小镇成立,吸纳了十多个国家的25位联盟理事成员,促进了国际戏剧间的合作与交流。未来小镇还将沿着“一带一路”赴多国进行越剧巡演,向全世界推介越剧和中国戏曲。如此,将社会对于越剧文化的关注“请进来”,聚焦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还要主动“走出去”,在交流中加强越剧文化的辐射影响力。
文化铸魂,产业立根。越剧小镇凭借着“知名企业、著名导演、越剧名家”形成的叠加效应,将越剧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借鉴此种模式,我们认为东王村可以发展民宿、特色商业街、特色美食等相关产业,以文化铸魂、产业立根为主线,盘活闲置农房,打造多种旅游商贸业生态,擦亮百年越剧村的金名片。
https://zj.zjol.com.cn/video.html?id=1504670&duration=164.0&isVertical=0&fsize=28895603&width=854&height=480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