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伦理与公共治理”跨学科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6月7日,浙江省社科联跨学科研讨系列第四场“科技伦理与公共治理”主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社科联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浙江省伦理学会协办。

来自哲学、医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当代公共治理中的科技成果运用及其伦理规制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和深度交流。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新兴科技发展中隐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容忽视,面临着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全新伦理挑战。为此,迫切需要加强科技伦理前沿研究,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社科理论界要围绕新时代科技伦理及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新情况新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与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专家团队的协作攻关,推动浙江省科技伦理领域的治理体系建设走在前列,为新时代科技伦理的中国之治奉献智慧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长江学者李建华教授、浙江大学长江学者郁建兴教授、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温州医科大学李恩昌教授、浙江大学胡铭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郑根成教授等多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就当代公共治理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道德限度、全球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中的科技共享机制、科技治理与道德治理的相关性、后疫情时代公共伦理秩序的构建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并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们认为,道德是一种“隐秩序”、需要一种嵌入性适应。公共治理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的最大限度标准化、规范化予以推进,同时又要谨防数据对需求复杂化、多样化的滞后效应给社会治理带来的问题。“科学”“技术”“伦理”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在现代化国家治理过程中要做好常态化应对伦理风险和公共危机的准备。在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变局中,必须高度重视“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角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与会代表还就前沿科技发展引发的公共治理问题,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和伦理风险的平衡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必须自觉践行科技伦理要求、积极参与构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通过学术规范、自律意识、监督意识、立法保护等系列行为,进一步巩固科技伦理规制下的社会公共治理成果。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c7e21bf3ae334b058c0b1f3170648911?from=groupmessage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