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新解读:浙商从财富追求转向人文追求 第三届“阳明学与浙江文化学术论坛”在杭举行

来源:杭州新闻  字体:

一代儒学大师,到底有什么魅力能穿越547年的历史风尘,既得曾国藩、章太炎、梁启超等大家追随,又能“俘获”稻盛和夫、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等实业巨擘,更成为一代又一代浙商的精神家园?1月12日,第三届“阳明学与浙江文化学术论坛”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历史节点,阳明学者、浙商代表和专门研究浙商的学者们济济一堂,共寻“阳明密码”。


“立业而达人”与360行都有关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伦理学会、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浙商研究院暨浙商博物馆联合举办,前两届的主题分别为“阳明学与行业伦理”、“阳明学与教育实践”,均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届论坛聚焦“阳明学与浙商精神”,不仅意在加强学界和商界的互动,也让以“大商科”为特色的浙商大人文哲学领域和商科研究领域的学者加强横向联系,进一步推动融合创新。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陈寿灿在致辞中说,阳明精神的内核,不是孤立的本心,是其安身立命的终极追求与事上磨练的修身功夫合二为一的思想方法与实践智慧。新时代下探讨阳明心学,不仅不必拘泥于地域和时间,也不必拘泥于行业,无论做教育、做学术、做官僚还是做商业,三百六十行,任何一行都要先做人,要存善念,做好人;修身以成己,立业而达人,直至兼济天下,这就是人人得以践行的、超凡入圣乃是内圣外王的阳明学进路。“对于当代浙学的研究者还是浙商研究者,我们无法不去面对、去理解一个影响力大到无法回避的团体及其所造就的现实,这就是浙商的崛起和兴盛,同时我们还有天然和责任和使命,去反思它的过去,关照它的现实,并设想它的未来。”


人文追求成为浙商新的内核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都见过凌晨三点的城市。现实并非一帆风顺,办企业总会遇到各种障碍、困境。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死时甚至无一同僚到场,但他的遗言是此生没有遗憾。”凌兰芳是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曾获“风云浙商”殊荣。他认为,当今浙商,已经从财富追求转向高层次的人文追求。作为世界第一丝绸大国的民企,让中国丝绸余爱马仕、普拉达等驰名世界的品牌并肩,还有机械化、智能化等多重难题要去攻克。此时,尤为需要找到坚实的精神支撑,而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恰恰能给与在商海中拼搏的企业家以人文支撑。“我建议企业家在遭遇逆境时,多读读阳明心学,正所谓‘吾心自有光明月’,勇立潮头,不要轻言放弃。”


此外,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暨阳明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儒学学会副会长、钱明从学术角度就阳明心学在东亚的发展做了发言。 杭州三菩提董事长王飞燕、正泰集团党委宣传部长廖毅,作为践行阳明精神的浙商代表在论坛分享了观点和经验。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进行了总结发言。与会代表认同,阳明学研究和浙江文化精神建构是浸透在浙商群体中的无形力量和穿越时空的宝贵财富。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它是浙商们前行的火炬、阳光。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转型路口,浙商文化和浙商精神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弘扬阳明心学、浙商文化和浙商精神是一个恒久而又常新的课题。(通讯员 房敏婕   摄影 周霖)

https://web.dskb.co/news/posts/126920?utm_source=dskbapp&utm_medium=wechat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