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模式添“新丁” 浙商大“共享阳台”让学生分享阳光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24日电(童笑雨 林晓莹)“太香了,盖上带着阳光味的被子暖暖地睡上一觉真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下称“浙商大杭商院”)的学生小陈由于寝室朝北,常年晒不着太阳,晚上睡起来总是冷冰冰的,自从有了“共享阳台”,不仅每天睡觉都能暖上一整夜,还认识了许多不同寝室的朋友。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民宿、共享充电宝等各种形式共享经济的兴起,为民众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是时代发展新趋势。

为了让居住在背阴面寝室的同学能晾晒好衣物被褥,浙商大杭商院推出了“共享阳台”。一到有阳光的中午,住在背阴面寝室的学生就把被子搬到对面朝南寝室的“共享阳台”里晾晒。

该校负责人在近日的采访中介绍说,“共享阳台”的出现,不仅是为了缓解住在寝室阴面学生“晒衣难”的问题,还希望在这过程中传递温暖,促进不同寝室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诚然,虽然“共享阳光”开始的时间不长,但“串门”晒衣物已经成了许多学生的习惯,大家对活动创意津津乐道、纷纷点赞。

在春江书院(男生寝室楼)4楼的一间朝南寝室楼里,一群男生正在阳台上弹唱吉他,还有男生靠着被子在阳光下看书。“有了‘共享阳光’,衣服从6天减短到2天就干了,还多了好多朋友,知识面还拓宽了不少。”该校工商班的小高说,以前都是在自己寝室闭门看书,现在大家会在一起探讨。“我觉得给予信任与被他人信任的感觉很好。”

浙商大杭商院学工部主任竺华稀介绍说,该校一直在通过各种书院活动,打破学生寝室之间的空间隔阂,构建和谐的学生寝室交往方式,弘扬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貌。

据悉,除了“共享阳台”,浙商大杭商院将“家”的概念融入到了学生寝室与书院的建设改造中,宜家风桌椅、粉紫沙发靠枕、照片墙、DIY墙绘等每个细节都在告诉学生这里是“家”,可以安心学习和生活。

“汲取共享经济中合理的内核,把公寓建设与育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行,让学生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杭商院党委副书记狄瑞波说,将学生的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融为一体,把书院和寝室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平台,打造宜居宜学的熟人社区氛围,是该校不懈努力的方向。(完)

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27631&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