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瑞雪满杭城。上午8点才过,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等人已陆续来到浙江工商大学老校区内,赶赴一场“新时代浙商精神研讨会”之约。
穿过浙商博物馆标有浙商企业家群像的时光隧道,一代代浙商与时代互动,书写浙江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历史的剪影赫然在眼前。而背后,浙商精神正是他们在变化中抓机遇,在困难中寻创新的原力。现如今,新时代呼唤新时代浙商精神,如何解读新时代浙商精神?如何挖掘这些精神的个性基因?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与会专家们各抒己见。
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浙商和与之适应的浙商精神
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认为,新时代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打造并形成高素质的企业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新时代的浙商精神。”
王永昌强调,在这个新阶段,企业家特别需要家国情怀。“这个阶段光追求简单的效率和经济增长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包容性发展,比如社会事业,比如环境保护,这是企业家的使命,浙商在这方面也要特别突出出来。”
王永昌还认为,对于浙商来说,心灵的内在支柱也特别需要。在家国情怀面前,企业家可以无问西东,但回归自我,企业家也许会面对内心的孤独,追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传统文化来引导。
“研讨新时代浙商精神非常有意义,我们希望可以深化下去,形成一个氛围,凝练和传播浙商精神,强化浙商的个体符号,助推浙商发展从而引领浙江发展。”王永昌说。
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在浙学传统的真谛中揭示浙商传统的本质精神
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从北宋以来两浙之地的浙东学术出发,到永嘉学派、朱子学、象山心学之与浙江精神、浙商传统文化基因的关系,深入考察浙商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性商帮的文化背景及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进而发掘其可资借鉴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内涵。
陈寿灿认为,浙学传统的历史演绎说明,区别于其它地域性文化的是,无论是其学术要旨还是实践精神,浙学传统都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和义利,知行合一,创新融汇才是成就新时期‘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浙商精神的最深层文化内蕴,”陈寿灿说,“而浙商世界化及随之而来的浙商传统、浙江精神的世界化实质上也表征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经验走向世界的文化景象。”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占恒:新时代浙商精神的5个契合
在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占恒看来,浙商离不开浙江,离不开浙江文化,离不开浙江大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精神洗礼。因而,把握新时代浙商精神必须要有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动态的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也必须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总结、提炼和弘扬的重大精神提法统一起来,把握好5个契合。
他谈到,新时代浙商精神与红船精神、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精神,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与“四千精神”“三板精神”“新四千精神”以及浙江企业家精神均是契合的。“浙江企业家具有一般企业家的精神同旨,也有自己的特质,即知行合一、义利并举、创业创新、勇立潮头。”
郭占恒提出,应把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浙商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共同汇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按照“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突出四个调整导向,推进六个平台建设,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吴晓波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吴晓波:新时代浙商精神将影响世界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吴晓波谈了自己对新时代浙商精神的理解。
他认为,浙商精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回顾改革开放的40年,前20年中,浙商以草根创业为显著特征;90年代开始,浙商开始与制造业紧密结合;进入新世纪,浙商不仅仅对市场敏感,也对新技术非常敏感,电子商务和科技型企业在浙江崛起;2010年以后,创业创新“新四军”崛起,向上游走,向全球走趋势明显。
其次,他还特别强调了浙商的学习精神。“周五或周日晚上坐飞机,你能看到许多浙商来往与杭州和北京,他们去大学学习,培训班里最活跃、最具有领导能力的一群人其实都是浙商。”吴晓波表示,正是这样的学习精神加上浙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强化了浙商共赢的胸怀,让浙商成长为有勇有谋的一代。
“浙商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一定能进一步引领中国的发展,并且应该也能影响世界。”吴晓波说。http://biz.zjol.com.cn/zjjjbd/ycxw/201801/t20180126_6461131.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