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篮球课上成NBA,一个用饭卡建立大数据

来源:浙江教育频道  字体:

浙江教育频道讯(通讯员 林晓莹 房敏婕 任项婷)前不久,浙江省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浙江工商大学教师喜获2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在全省高校代表队中成绩占据榜首,这不仅让浙小商们倍感自豪,也让大家看到了商大教师队伍的日益优秀与无限可能。

谈起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的比赛,所有老师记忆都十分深刻,“这次比赛是对于教师教学积累的一次重大考验。前期比赛竞争很激烈,决赛很紧张,强度大准备也匆忙,老师们熬赛都熬的很厉害,每天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参赛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付出总有收获,这场比赛在带给老师们荣誉的同时,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与理解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受益匪浅。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理科组特等奖第二名是浙商大体育工作部的一位高大帅气的boy——在商大工作五年了的夏秋冬老师。四季占了三季的夏老师个子高高的,浑身上下充满活力,笑起来两个酒窝衬得人更加阳光大方。

喜爱各项运动、奉科比为偶像、爱捣鼓自己的私人电台的他,身上有着明显的90后年轻人的印记,敢闯敢拼,随性又有责任心。“体育课尤其是篮球是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的,我十分热爱篮球,这也是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之一”,说起篮球,夏老师一脸满足。

本次决赛的教学内容,夏秋冬老师选取了3堂课的篮球规则,2堂课的篮球战术。为了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和便于理解,他还专门从网上下载选取了CBA、NBA中的比赛视频来充实课件;也特地去请教了一些PPT制作的高手让PPT看起来更美观。在比赛现场,夏老师还是很淡定的,“虽然只是简短的20分钟视频,想要把握好上课的分寸还真不容易。由于决赛的比赛准备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在模拟上课时,我还把每堂课的教学题干,分别罗列了出来。因为现场氛围比较紧张,我就尽可能放轻松,把这当作一件有趣的事去做。”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夏老师用“亦师亦友”来形容自己和学生的关系。课堂上严肃专注的他,在课后也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互动多多。或许正因如此,学生们也都乐于接受枯燥的体育理论课和运动强度较大的实践课。因为年龄相差不大,同学们抛出的梗夏老师总能无缝接住。“就是家长型的大哥哥的感觉,可高冷可卖萌,思维方式和我们也很接近。”

作为一名篮球教师,夏秋冬同时也经常要带学生们练球备赛,时常把“球品见人品”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他,对每次比赛的训练喊不马虎,坚持陪着学生们一起流汗比拼。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最黄金的时间段就是大学了,积极主动有责任有担当有青春的大学生们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的他,也像个暖心的大哥哥一样给了学生们一些人生路上的建议,“对于毕业工作,拿我自己来说,是做一名体育教师,还是考公务员,或者做健身教练?是要留在第二故乡,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都是在那个时间段需要深思和选择的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考虑,未来在何方?当你四顾无人、茫然无措时,请不要急躁,因为路就在你自己的脚下。”


喜获工科组特等奖第一名的则是浙商大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的封毅老师。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他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精瘦且干练。上台领奖时,一咧嘴一口大白牙,却又透出了身上那股幽默乐观的特质。

“大数据与知识工程”是本次比赛封老师讲的主题。作为管工学院重点建设的一门新课,封老师之前已有了两个教学周期经验。但这次比赛,封毅依旧不敢掉以轻心,除了认真梳理了课程教学内容外,还特地结合之前的授课经验和学生的反馈,选择了大数据导论、聚类方法、大数据应用等作为参赛章节。“大数据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我更希望学生们通过实例去了解领悟它。”

为了将讲学的内容变得有趣且深入,比赛现场封毅精心采用了南京高校“精准扶贫”的例子作为引入,“用食堂刷卡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消费情况,建立贫困生识别模型,南京理工大学此前已做了类似应用,我们将在课堂对此进行分析和优化。”一场课就这样在他不疾不徐的语调中有条不紊地展开来。再加上现场模拟互动自然,不失活泼性和理论性,整场比赛赢得了七位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的一致好评!

谈起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的比赛,封老师深有感触,“那段时间连续的熬夜成了常态,天天赶着修改PPT、制作教案,拍摄视频,也不能因为比赛落下了日常的授课。”但与此同时,封毅也乐在其中,“把精力和热血留给教书育人正是这个事业伟大和迷人之处。”

通过这次比赛,封老师对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学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比赛只是比赛,对教学的思考和改进,在日常的课堂里应永无止境。”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在封毅看来不言而喻。在每一学期(Every Semester)的每一门课(Every Course)上,倾听每一位学生(Every Student)的反馈,据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是封老师自创的“3E”教学法。“这次比赛有一个“教学反思”环节,因为时间问题我几乎没怎么准备。结果,最后成绩出来,我在教学反思的分数是所有选手中最高的。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常教学中常常在反思,所以这种刚下课就反思的做法,对我来说已稀松平常。”

加入到同学们的QQ群、微信群啊,时不时出现发个红包,和同学们唠唠嗑,是封毅新开启的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现在的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娱乐,很大一部分都在网上,都在指尖,这也势必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中,作为老师,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学习的促进剂,而不是阻碍。除了翻转课堂、MOOC等线上线下课堂结合形式外,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主动融入这一重要趋势,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们习惯用的社交软件,进行课内课外的有效互动,也是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问题。” 刚线上结束和学生对话后的封毅老师笑呵呵地说道。

更特别的一点是,秉承着“培养更专业更幸福的人”教学理念的封毅可以说是工科老师中的一股清流了。课堂上,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也十分喜欢与学生分享正向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美育渗透、书单推荐、热点探讨已是家常便饭。也正因此,学生对他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文艺”、“人文”、“情怀”。“虽然我们这是工科专业,但封老师使我们的课堂和生活柔软丰富了不少。”

在商大任教了九年的封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众多的教学成果。在往届毕业设计中,他带出了6个优秀毕业设计;指导的学生中有许多去往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有学生保研、考研到985高校继续深造的。“年轻总有迷茫的时候,我乐于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帮助,也喜于见证他们的成长。”

正如封老师说的,“教学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重要基石,是‘老师’之所以称为老师的应有之义。”育人之道,在于载德。近年来,浙商大重奖210万设立教学卓越奖奖教基金,奖励优秀一线教师;还针对一线教师增设教学型教授评聘,鼓励教师提升授课质量,只要教得好,也能评教授!学校每年都有十佳教师评选、最美教师评选等激励机制,让学生主导优秀教师评选比赛,“教师授课好不好,学生说了算!”这大大激励了教师更加专注课堂教学,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渐渐营造出了“学生中心、老师发展、课堂开放”的商大教学文化和育人氛围。

http://www.eduzj.com/BBs/201712/456260-0.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