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粉丝当志愿者,再苦再也累也不怕
“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羽毛球竞赛让我十分期待。能成为学运会的一名志愿者、在自家的场馆做志愿服务更是我的荣幸。在文体中心的日常工作虽然繁琐,但是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羽毛球界的老师和裁判长们,能够目睹来自各个省份优秀运动员代表的风采,让我觉得付出的汗水都是十分值得的。我将继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服务意识,为这次赛事的圆满举办贡献一份力。” 志愿者朱堃华表示,汗湿衣服的次数数也数不清,再苦再累都不怕,作为羽毛球粉丝,一切都值。
据了解,于6日当天提前上岗的竞赛志愿者主要负责竞赛器材的管理、配合场馆设施检查等工作。经过消防培训和岗前培训,志愿者们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和分工,演练了值班室换班,配合信息等各部门对场馆内设施进行检查。
大三学生张胭然担任的是信息技术类志愿者,信息技术组由三男一女组成,虽然以前有过不少的志愿经历但是作为技术支持类的志愿者还是第一次。“我在志愿中负责的是电脑的IP连接和电子设备的维护。最特别的莫过于晚上十点结束工作看着黑成一片的场馆,虽然辛劳却也满足。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这次志愿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能完成我的志愿心愿还能让我从中得到锻炼,掌握相关的技能,十分感谢学运会能够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在之后的志愿服务中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励志服务到更多的运动员们。”
礼仪队颜值和专业并重,媒体中心静候记者朋友
礼仪队是这次志愿者平均颜值最高的小分队。这些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姑娘们在学运会上主要负责颁奖、接待等工作,除了热心与热情之外,与其他志愿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需通过专业的礼仪培训,才能完成各项接待与服务工作。前期的礼仪培训让志愿者们时刻注意保持仪态和笑容,谈起培训,志愿者卢丁钰告诉我们:“培训时练托盘,托盘高度离自己的距离都要一致,手要呈九十度,同时需要保持形体端正优雅,就像是站军姿加托盘动作。”“形体课一上就是三四个小时,头顶书、嘴里咬着筷子、膝盖夹着扑克牌,对着镜子站军姿。”
作为礼仪志愿者,11位姑娘从七月初的集体培训,到九月初一次次的排练都是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她们将会拿出最好的姿态为学运会服务。
文体中心116室是媒体中心,这里将是届时记者朋友工作和小憩的大本营。走进媒体中心,从崭新的电脑、一体机到小文具,一应俱全。媒体中心的志愿者由来自不同学院的5名大二学生及1名大三学生组成,男女比例1:5。8月31日他们正式持证上岗,前期工作为日常值班及物资整理;后期工作为媒体接待,在物资场地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接待、配合、引领记者。从电路配件到网络以及场地协调性,都需确保在记者到来前万无一失。他们对于每个细节报以蓬勃向上的热情与对工作的耐心。
记者注意到,116室精心地装饰了绿植和盆栽,还贴心地给媒体记者准备了比赛手册、饮用水、饼干、糕点等。6位媒体中心志愿者均已培训完毕,走场演练完毕,随时可根据记者朋友的采访拍摄需求提供志愿者服务。
你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小@”
在浙商大,有关赛事的一切,只要你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小@”
大二学生章涵茹担任的是随队志愿者,先负责接站,再随同队伍办理相关手续,通知相关事项,往返于宿舍、食堂、文体中心。“以前有做过很多志愿者,但这次无疑规模要大很多,体验也很丰富,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所以倍加珍惜,同时运动员们对我也很关照,所以我也感到很幸运,会更加尽心尽力帮助他们。
这次装备也很齐全,穿着这套衣服就感觉浑身都是劲。和一群有趣的人待在一块不会感觉辛苦,和运动员们一起坐车,一起吃饭,一起散步,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向日葵地里拍照,能结识一帮运动员再成为朋友,尽心帮助他们,很有成就感。”
在文体中心,医疗保障处,数十名通用志愿者包括2名校医院应急担架志愿者随时待命。大二的邓哲歆、羊俊行表示,他们将在突发状况时协助医疗人员处理伤员,必要时配合医疗人员转移伤员。这两名健壮的男生已经在急救中心培训了两天,学习了心肺复苏、脊柱固定板、 担架、轮椅、AED等器材的使用。“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临场应变也需要在现场与医疗人员积极配合,虽然心有忐忑但对工作仍充满着信心。”
9月8日,羽毛球比赛正式在浙商大挥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浙江工商大学133名小@们将分别承担此次盛会的裁判员接待、各代表团接送站以及随团服务、会场引导、票务、会场秩序、网络信息技术监测、新闻媒体接待、医疗卫生后勤保障等工作。
http://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709/t20170911_1553565_1.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