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杭州9月1日电(严红枫、林晓莹)9月1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开幕式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
本届论文科报会以“健康中国·学校体育的使命与发展”为主题,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评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承办。
据了解,论文征集工作于今年1月底开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广泛开展论文征集工作,截至5月31日,共收集论文4233篇。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均报送了论文,其中17个地区报送满160篇。报送的论文围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共涉及10个领域,86个方向。
本届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推陈出新,其广度、深度、创新性都有明显的进步。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与卫生的众多领域,充分表现出研究的广泛性、时代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体系的权威,学业质量标准是促进核心素养进入学科和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育评价的桥梁。来自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的陈明庆提到,体育和健康学业成绩评价简单化、模糊化,不能较好地发挥评价诊断、反馈。六年来,该校一直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作为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开展实践研究,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年龄、能力、个人特点,对每一个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运动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义与合作四个方面进行精准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们要实现的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组委会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体育教育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目前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去调动学校、家长、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如何去搭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这是我们的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呼唤学校体育教学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报告会中,也出现了不少与“大数据”相关的论文,如“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只能演替与协同、MOOC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调查研究、基于健康预警构建“功能健康干预课程”及“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研究等。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MOOC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调查研究--基于学生接受的视角》报告通过对7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接受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MOOC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有75%的学生对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表示可定,与现实生活中,90后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是相吻合的。同时,多数学生认为独立学习的能力将会是最直接提高能力,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科学论文报告会评审委员会组织来自全国共75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参与本次评审的专家主要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由来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充分考虑了评审专家的专业性和地域性。根据评审标准和评审办法的要求,共评出大会报告127篇,墙报交流554篇,书面交流769篇。
全国学生运动会组委会设立科学论文报告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专门的论文评审组,评审组负责对论文进行评审,并分别提出入选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论文的候选名单。科报会学术委员会根据论文作者参加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墙报交流的现场实效,评出一、二等奖论文。书面交流论文均为三等奖。
每报送一篇论文计1分,被录用大会报告论文每篇计9分,分会报告和墙报交流论文每篇计6分,书面交流论文每篇计4分,根据得分排列科报会团体总分名次。积分相等,大会报告论文多者列前,如还相等,分会报告论文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此次科报会是大学生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首次合并后举行的第一次科学论文报告会,是对近年来全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集中展示,是强化学校体育科研、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http://difang.gmw.cn/zj/2017-09/02/content_25971391.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