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林晓莹 记者 方秀芬)都说学哲学的人情商高,你信么?简单来说,情商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交情”,那么如何做好“交情”,还是一门学问。
“伦理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学者和专家,他们就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浙江一直行进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阵地,温州模式、浙江奇迹等彰显了当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马云为代表的浙商更是创造了浙江发展的新景观:作为浙江省会的杭州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电子商务中心、全球移动支付大本营、世界一带一路总部所在地等。
那么,当代浙江发展所代表的文化及其内在的精神到底是什么?这种文化与内在精神是如何在传统中创新而来,又将在何种方向得以光大发扬?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在会上表示,作为浙江学人,很希望大家能在会议期间共同把脉浙江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问题,这是伦理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题域的应然命题,也是多年来浙江学人一直在思考着的关于当代浙江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不久前,浙江省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录取投档,浙江工商大学在一段线上完成所有计划,除了会计学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法学类、历史学等专业均为600分以上,哲学专业也达到600分以上。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发挥间接性的指导作用,是学习逻辑的学科,让你学会思考,作出选择,这个专业非常吻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陈寿灿说,随着经济发展,不仅哲学专业,学校的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也非常受考生欢迎。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7/07/28/article_detail_1_20170728A1711.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