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学生制作地铁“无障碍地图”

来源:青年时报  字体:

近日,杭州地铁2号线西北段正式开通,又掀起了一股“地铁热”。不知道你在乘坐地铁时,是否注意过地铁站内外的无障碍设施。近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44名学生,对已经运行5年的地铁1号线无障碍设施进行了调研。与此同时,他们也制作了几个热门站点的无障碍地图,为行动不便的乘客提供地铁站内的指引。

没有升降机很不方便

为了从残障人士的需求来进行调研,学生们特意请了杭州市无障碍促进协会会长张华参与其中。

“地铁站很少会看到残障人士搭乘地铁,最主要原因就是无障碍设施的不规范和不齐全,包括候车厅地面与列车的地面有较大落差、部分站点尚未设置垂直升降梯。”张华说,他因为工作需要搭乘地铁,最怕的就是到达的地铁站没有启用升降机。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的出站口,让张华印象深刻。“坐着轮椅根本不可能上楼梯的。”张华回忆那次不太愉快的经历。他说,坐着轮椅找到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工作人员再打电话帮他联系上专业人士。过了好一会儿,专业人士才拿来专用的“爬楼机”工具,工具上布满了灰尘。

“整个过程非常麻烦,全程要有2个专业人员的帮助。”张华说,要先将轮椅安置进“爬楼机”,然后在旁人的帮助下,连着轮椅和机器一步一步地“爬楼梯”。一般人几分钟就能走完的楼梯,张华要花上近15分钟才能“顺利”到达地面出口。“武林广场站有一种相对简单的‘爬梯’装置,但仍需要旁人帮助才能‘走完’全程。”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楼赛君是此次调研活动的负责人。她说,他们也向残障人士做过调查,基本上都提到了一点,人流量大的时候,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让他们等很久。“残障人士乘坐地铁时还是觉得‘障碍重重’。”

地铁站内外“障碍”不少

本来是去调研地铁站点没有升降机的地方有几处、有多少人有需求,结果,学生们调研时发现,地铁站内外的无障碍设施还存在着很多“障碍”,比如说无障碍设施被占用、无障碍设施难找等。

楼赛君说,他们分好小组前往地铁1号线沿线最热门的站点,进行盲道的距离测量、确认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标识等工作,为绘制地铁站“无障碍地图”收集数据。在3天的实地调研中,他们还发现了不少地铁站无障碍设施的问题。比如在地铁站外的轮椅坡,实际长度有2米,但被机动车占道后只剩下0.75米,这样的距离根本不够轮椅通过。

“有些地铁站的残障人士专用厕所被损坏,不能使用。甚至有几间因为非残障人士乘客使用频繁等原因已经被封锁了。”团队成员管子然说,文海南站无障碍厕所就处于被锁状态,也并没有指示说明残障人士能前往何处解决。

楼赛君和同伴在地铁站实地调研时,还看到不少妈妈抬着婴儿车上下楼梯,不仅累坏了年轻的妈妈,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学生在假期回老家也是经常提着行李周转在地铁站和火车站。”楼赛君说,如果没有升降电梯,拖着大件行李的游客势必要提着行李走楼梯。

完成3个站点引导地图

做完调研,手头上也有了相应的数据、资料,楼赛君说,他们不能改变残障人士乘坐地铁时的不便,但是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做一份“无障碍地图”给有需要的人进行指引。

说做就做,他们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浙商大公管无障碍地图”,目前已经完成了西湖文化广场、云水、客运中心这3个地铁1号线的站点无障碍电子地图。学生们再次邀请了张华参与体验,以便根据需求提出意见。张华选择了自己并不熟悉的西湖文化广场站,他一边跟着文字导航一边摇动着轮椅,很顺利地搭上了地铁。

记者打开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的无障碍电子地图,上面详细而精确地标识出了站厅、站台上的盲道、售票点、刷卡点、升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位置。同时,地图也有进站、出站、进站时往厕所以及出站前往厕所的文字路线说明,所有导航都精确到米,指引非常有效。

楼赛君说,目前“无障碍地图”推出的线上服务,已经能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人、孕妇等社会群体简单地操作,但现在的地图绘制活动才开始不久,仍有许多需要深入改进的地方。“我们计划推出语音版的电子地图,完善无障碍地图导航功能与语音播报功能,专门为盲人或者视力欠缺的人服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对盲人的习惯不了解。张华会长表示,他会邀请协会的盲人朋友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其中,“希望能够让对杭州地铁不熟悉且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受益。”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7/05/content_618270.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