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新高考改革后,高校首次遵循新规则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在招生录取中,对考生与学校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往按学校进行录取,今年是按专业或专业大类进行录取。为了让考生有更多选择机会,今年每个学生能填80个专业。
80个志愿要怎么填,是近期考生与家长最头疼的事。今年高考各类各段的分数线和相应一分一段表将于6月23日左右公布,并提供考试成绩(综合分成绩)和位次号查询。首轮志愿填报将于6月26日至27日进行。尽管还有一段时间才涉及到填志愿,但是,各高校招生咨询热线已忙碌起来,记者也请教了一些高校的招生办老师,请他们来支个招。
考生在同一类别里
只有一个位次号
今年有1368所高校拟在浙江招生,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19个专业(类)。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13%。
新老高考在查询分数时获取的信息也不一样了。往年考生在查成绩时,有一个对应批次的名次号,今年查成绩时,却能获得4个排序号,分别是总分的位次号、三门选考科目总分的一分一段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老师范文琪说,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实际上已无传统意义上的名次号。新的位次号也就是新高考在不分文理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时、分段投档录取规则的基础上,根据某类所有实考考生成绩形成的全省排位,一个考生在同一类别里只有一个位次号。
如果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生记者联盟”,留下你的问题以及联系方式,我们帮你向时报志愿填报专家团的专家咨询。一些普遍性强的问题,我们会在报纸上回复,以供其他读者一起知晓。
结合一分一段表进行修正 往年的名次号仍有参考价值
“很多家长和考生比较纠结的是,今年新高考改革后,往年高校录取时的分数、名次号这些参考都没有用了。”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许伟通说,看上去新老高考规则不一样,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比如说,以往参考相应批次高校投档的名次号来填报院校志愿的准确度比较高,今年照样可以参考。“在今年填报志愿时,往年的名次号依然有参考价值,不过,一定要结合今年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选考科目的一分一段表来进行相应的修正。”由于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因此专业平行志愿的梯度幅度最好稍微拉大一点。
浙江财经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徐奇伟提到,往年的高校录取的名次号、最低投档线还是可以为今年的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新高考考生在使用自己的位次号与以往高考名次号对比,特别是今年填报第一段志愿的考生,参考往年的第一批的录取成绩价值较大。今年填报第二段或第三段志愿的考生,将次位号与往年的名次号进行对比时,不能直接使用往年的第二、第三批排名(往年每批重新排名),应结合往年的一分一段表,参考往年前一批或前两批的分数线与名次号使用。
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 高校招生办老师来支招
往年的高考志愿,基本上都是学校先行,考生可以选择5所学校,每所学校可选的专业最多不超过6个。今年是专业先行,一个志愿对应一所学校。让不少考生纠结的是,到底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许伟通建议,本科阶段的选择可以学校优先。他说,“本科选好大学,研究生选好导师”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好的大学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在选择院校时,要做到“三个看”:一看大学层次,是否是“211”、“985”、“2011计划”、省部共建以及省重点建设高校。二看大学实力,比如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等;三看大学历史、文化和特色。一所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内在品质和大学精神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徐奇伟介绍,从近几年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实现“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不多,对不同批次的院校应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有可能上“心仪”的大学,他认为应该先选学校;如果高考成绩估计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则应该考虑先选专业。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中,还应关注的是,近年来不少高校都设置了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这可以让考生实现既能上好学校,又能上理想专业的愿望。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办主任王忠华建议,考生选择学校时,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依次选定目标学校。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在培养理念、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专业实力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专业时,则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根据历年录取情况,剔除录取可能性小的专业和不喜欢的专业,根据个人专业偏好和录取概率,划定目标专业的大致范围。
最好把80个志愿都填满 志愿填报保持适当梯度
近日,我省在杭州等4地分别举办了高考志愿填报招生咨询会。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开设的专业,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专门拍摄了专业介绍的视频。
徐奇伟介绍,80个志愿最好可以填满。具体操体时一般可分三步:第一步,根据本人位次号,结合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类),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删去不喜欢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类);第三步,根据本人意愿排序,按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质、地域等),优化和确定志愿。80个专业(类)志愿中,要注意专业(类)梯度,前20—30个专业(类)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30—40个专业(类)志愿要稳一稳,后20—30个专业(类)志愿要保一保,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做调整。
王忠华提到,考生要完成学校和专业的80个不同组合,偏好大致可分为三类:学校偏好优先、专业偏好优先、学校偏好和专业偏好并重。大多数考生会填报若干所学校的若干个专业(类)。为此,他建议,填报志愿时,“冲、稳、保”策略仍然适用,比如可确定“30+30+20”的志愿梯度比例:把前30个志愿作为冲击志愿,填报录取有希望、优势并不大的专业(类);把中间30个志愿作为稳妥志愿,填报个人最喜欢、录取有优势的专业(类);把后20个志愿作为保底志愿,填报自己不排斥、录取有把握的专业(类)。80个志愿的梯度比例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考生位次号、专业兴趣、风险偏好等随机调整。
许伟通建议,如果院校优先,考生可选择5-10所院校,剔除自己不喜欢和不符合条件的专业,按这些院校前三年的投档最低分和最低名次号,从高到低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如果专业优先,可以先选出80个心仪的专业志愿,然后按这些专业前三年的投档最低分和最低名次号,由高至低填报专业志愿,还可以学校、专业兼顾,轮换着交叉填报专业(类)志愿。当然,充分利用高校的转专业政策,选择心仪高校的冷门、低分专业填报,也是一种志愿填报策略。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6/20/content_617078.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