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中一段视频“火”了,一名男学生用12种语言录制了一段13分钟的视频,除了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还用各国语言聊起当下的新闻。
汉语、加泰罗尼亚语、巴西葡萄牙语、葡萄牙葡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日语、世界语、英语、法语、摩尔多瓦语、西班牙语,12种语言在他嘴上轻松自如地切换。这名学生叫张高源,是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虽然不是语言专业的学生,却掌握12种语言,他是如何办到的?
在社团里学到不下8种语言
在学校自习室里,记者见到了张高源。一说起语言,他脸上的表情就显得特别丰富,随着语言的转换,动作也会跟着变化。他说,他的外语都靠自学,除了上网在线学习外,社团实践也给他带来不少帮助,“喜欢语言,但又不是外语专业,所以我就在学校里报了11个社团,包括日语协会、法语协会志愿者协会、墨湖书法社 、学生会等,在这些社团中,学到不下8种语言。”张高源说。
大一时,张高源在学校食堂遇到第一个外国朋友。“她是巴西人,我们在一次扫码送咖啡的活动中相识,那时我还没有学过葡萄牙语,我看她在微信发语音,听起来跟西班牙语好像,就上去和她交流,没想到她回我的是葡萄牙语。后来我和她语言交换,她教我巴西葡语,我教她汉语。”
此后,张高源和这名外国友人成为了好朋友,互相学习。
在食堂排队时也会听听力
大二开学,张高源又萌生了学习法语的想法。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外国语学院法语班旁听了三个星期,现在已经完成了对法语的自学。
在学校,张高源一直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他说,“只要挤挤,碎片时间还是很多,像食堂排队时间、骑自行车的时候都可以用来听听力或者广播电台,而没课时,也可以去蹭外语学院的课。”
“我们学校外国语学院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要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多,真希望每节外语课都去听。”张高源说,除了外国语学院,他还特别喜欢学校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不但有日本语言文化系,还有阿拉伯语言文化系,有点学不过来,大一时认识了不少日语专业的同学,学到不少知识,大三开始,就要往阿拉伯语方向学习。”
打算考研深造语言专业
从第一门外语学习开始,张高源没有在外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少苦难。
“不会发小舌音,中国人发小舌音(一种欧洲语言的颤音)或多或少都会带一点‘h’的音,一开始我发不出小舌音,但同一个单词不发小舌音又会改变意思,像同一个单词,发小舌音是和不发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张高源说,“后来我练习了一年才能标准地发出小舌音。”
到现在为止,张高源已获得了日语N1证书(日语证书最高水平)、西班牙语C1证书和巴西葡萄牙语C1证书。一个星期前,他去北京参加法语等级资格考,接下来的半年他打算报考法语和意大利语的资格等级考。
谈起为什么学习外语,张高源表示,“刚开始的时候是兴趣,觉得西班牙语用得比较广。像法语的话在欧洲、非洲比较重要,很多外国留学生都用法语交流。后来学葡萄牙语的时候稍微考虑过就业,以后外派到国外当口译人员,工资比较高。”
虽然才大二,但张高源对未来很有规划,他说,既然热爱语言,接下来要考语言专业的研究生。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6/14/content_616637.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