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一尝哈萨克斯坦的传统糕点,看看印度尼西亚姑娘手工绣制的扇子,感受来自也门的奶茶和摩尔多瓦、南非等国的歌舞表演……
5月4日,浙江工商大学第二届国别文化节开幕。在经济楼旁的草坪上,20多个“文化帐篷”分列排开,国际生们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中国学生在各国美食前流连忘返,大饱“口”福。
第二届国别文化节是国教学院、校团委、校学生会及校国际生社团联合举办,由浙江工商大学国际生们自发组织参与。国教学院院长姜波为文化节致开幕辞,国际合作处处长陶莺代表学校接受了也门学生赠予的礼物。
每个“文化帐篷”代表一个国家,国际生们身着本国特色服饰,并用工艺品、美食、歌舞等形式展示文化特色,争当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帐篷内还有售卖特色纪念品的“小商场”,供大家挑选购买。参加的学生还可以与国际生做游戏,并获得活动章,在节日最后可以凭借印章去抽奖处抽取精美礼品。
在印度尼西亚的帐篷中摆放着当地的钱币,还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吃,如咖啡、方便面等。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有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见有别国学生进入他们的帐篷,立马热情介绍了他们的手工绣制扇子。
扇子以红褐色为主色调,一针一线精巧细致十分漂亮。在印度尼西亚还有一种叫“Angklung”的乐器,只需轻轻摇一摇,就可以发出“叮铃咚隆”清脆的声响。
中国帐篷中主要展出的是糖画,糖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而备受各国学生欢迎。只见糖画师傅用勺子从锅里舀出糖汁,在铁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动作轻盈,不超过一分钟,一只生动的金鱼就完成了,师傅为它粘上竹签,用小铲刀铲起送给国际生们。
来自巴布新几内亚的Kaliop是浙江理工大学时尚设计专业学生,知道浙江工商大学举办国别文化节,便专门赶来参加,并帮助同国学生做准备。他们的服装十分复古,上身颜色鲜艳布满花纹,下身是草裙,跳起舞来特别好看。
Kaliop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国读书朋友并不多,能和这么多人在一起玩,很开心。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大一学生魏巍是中国学生,她正和室友串门于每个帐篷中,她说:“这是一次与各国学生交流的好机会,不仅可以盖章抽奖,还能学习各国语言,了解各国风俗,很值得来。”
来自也门的国际生Saliou特别喜欢中国,所以读了汉语相关专业。虽然来中国才两个月,但他的中文已经说的有模有样。
“准备自己国家的食物和与别人分享是件开心的事,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节日,并在这个节日中尽情的玩,很美好。”Saliou说。
此次国别文化节的形式灵活多样、趣味性足,不但增进了中外学生交流,营造了浙商大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氛围。还通过展示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中外学子互动交流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子近距离地领略到了风格迥异的各国传统文化、提升了国际视野,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向外界展现出了浙商大的国际范儿。
http://ent.zjol.com.cn/zixun/201705/t20170505_3566034.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