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传统美食“中国饺子”征服了国际评委刁钻的“国际胃”。近日,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设计作品——“饺科书”(Dumpling Course)喜获国际顶级设计大奖“iF设计新秀奖(iF Design Talent Award)”,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级设计平台输出的又一成功范例。
那么,这盘“中国饺”是如何征服“国际胃”的?这得从中国传统的美食饺子说起。记者了解到,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学生侯思骞、贝佳书、Kezia Armah(来自加纳,中文名:柯贝贝)发现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美食——饺子及其制作方法极有兴趣,但目前的教程都很复杂且难以理解。为了让外国人对饺子不再一头雾水、向外国人展示饺子这一传统中华美食,这个中外结合的小团队在指导教师许晓峰、史腾高、周卿老师的指点下,学研结合,将服务设计思维应用到产品设计中,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一本《饺科书》,使得外国友人能够凭借书中所提供的工具与简要图示做出真实的饺子。
获奖作品:饺科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团队的努力得到了iF国际评委的高度认可,评委团在颁奖意见中评价道,“该设计不仅介绍了饺子制作方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它,外国人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作为设计团队的一员,留学生柯贝贝对中国文化赞不绝口,她说:“身为一个留学生,我深深地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所以我们做了这个有趣的设计,让外国友人体验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他们的指导教师许晓峰老师对此也感同身受,“这个作品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为愿景,以设计前沿理论为指导,协同教师辅导团队、学生竞赛团队、科研、实验室、企业等多方资源,充分实现了全员协同下的文创设计。”
获奖师生团队
据悉,该奖项是浙商大艺术设计学院“双T”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过程中获得的又一成果。有意思的是,本次获奖团队中有来自加纳的留学生,也有来自“大疆创新实验室”与“高竞赛俱乐部”的中国学生。对于此次获奖,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高颖表示:“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实行了多项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国际化教学、工作坊研发等前沿设计教学方式,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竞赛成果。这次国际大奖的获得是对全院师生共同努力的肯定。”
据介绍,浙商大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知行相契、心手合一”的艺术设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每年定期开展工作坊、研习营等活动;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北安普顿大学等1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的艺术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定期选派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
新闻链接:
德国iF奖、红点奖以及美国的IDEA奖被公认为设计界最权威的国际三大奖项,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其中,iF设计新秀奖更是发掘年轻设计新秀的国际最大奖项之一,是国际高品质设计的象征。
http://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705/t20170504_1512963.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