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工商大学的一名留学生,我中文名叫蔡钻丽,我来自印度尼西亚。作为留学生‘河小二’,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做亲水、治水、护水的倡导者。”近日,在杭州下沙开发区团工委统一组织下,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环境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近30名“河小二”来到下沙高教园区高教东渠,对其进行巡查和维护美化,其中包括5名留学生“河小二”志愿者,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报记者 张晶 通讯员 房敏婕
来自印尼的她说:治水护水也关乎留学生切身利益
“数月前,我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来到美丽的杭州,来到下沙。我在这里学习知识,同时也体验中国的文化。杭州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开展治水护水、建设生态家园,是关乎包括我们留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在杭生活的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蔡钻丽说,在浙江工商大学,“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已为治水服务了3年,这次有了留学生的加入,“河小二”的队伍更壮大了。
蔡钻丽口中的“小水滴”,全称是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从2009年开始,“小水滴”坚持走进区内小学、社区,设置环教课堂,面向公众进行环保知识普及。
谈到如何做好“河小二”,蔡钻丽倡议大家做亲水、治水、护水的倡导者。比如,积极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投身治水工作,多渠道宣传治水工作、普及治水知识,发扬“河小二”的责任意识,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做好垃圾分类、循环利用水资源,助力治水护水。
为建设美丽浙江奉献力量 “小水滴”成治水铁军生力军
身穿“红马甲”的“小水滴”志愿者,对于下沙居民来说并不陌生。今年3月初,他们曾到下沙银沙渠,用取水器取走了10份水样标本,并现场记录水温等数据。
“PH、浊度、溶解氧等数据,要等水样拿到学校实验室后才能测出,我们会把水质报告交给开发区相关部门作为参考数据。”金泽雨是“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已连续3年参加水质取样、宣传护水知识等活动。她说,自己学的是环境专业,能参与这个志愿服务,算是学以致用,能发挥所长。今年,她还参与到开发区千名“河小二”志愿服务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中,带领学弟学妹为建设美丽浙江奉献一份力。
“河小二”是广大志愿者参与治水力量的总称,将组建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10支志愿者突击队,每支100人,并组建一支国际友人志愿者队伍。浙江工商大学对接的地段是高教东渠,不少国际友人志愿者就出自该校,他们将共同参与开发区重点河道断面的日常治水任务。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4/05/content_610946.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