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办238场招聘会,设立405家企业实训基地……
杭州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组合拳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全国有765万高校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去年,杭州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6737人,同比增长9.38%。那么,今年在杭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以及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等多个院校毕业班的就业情况。同时,针对杭州在就业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探访。
杭州数据
2015年,杭州共接收
应届高校毕业生76737人
同比增长9.38%
接收硕士及以上学历8834人
同比增加17.47%
2015年度,企事业单位在杭州人才市场和杭州人才网上发布
用人岗位需求52.7万余个
同比下降4.9%
其中推出应届高校毕业生
需求岗位11万余个
2015年,互联网相关行业成接纳高校毕业生大户
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 接纳毕业生1601名
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 接纳毕业生468名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接纳毕业生369名
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接收量占比较高
科技类院校毕业生接收量大
数据来源:2015年度杭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继续深造成标配
竺可桢学院近8成学生读研
采访对象:浙江大学
继续深造成标配
竺可桢学院近8成学生读研
在浙江大学,继续深造似乎已成了“标配”。
近日,浙大竺可桢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出炉,该学院的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巴德年医学试验班等22个班共499名毕业生,截至2016年5月24日,已定去向的毕业生中,工作33人,出国(境)深造195人,国内读研201人。国内外深造率高达79.36%。这个数据和往年基本持平。
2012年,浙大基础医学院首设生物医学专业,招收了20个同学。4年之后,他们之中有60%拿到了全球顶尖30所大学的博士全额奖学金。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算是浙大毕业班中就业类型相对丰富的班级。该班班长张洪汇介绍,班里共有21名同学,约有8人本校保研,2人外校读研,3人国外读研。剩下的同学中,有2人创业,1人考了公务员;直接到企业工作的只有5人。
顶着浙大的光环,很多学生找工作要容易得多。已经在聚光科技产品工程师岗位实习的朱露杰告诉记者,自己本来是陪同学参加面试的,到现场后想着反正都来了,就顺手填了一张表格,没想到这一试就成功了。
本科生要在杭州金融行业求职不易
采访对象:浙江工商大学
本科生要在杭州金融行业求职不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数经管类的毕业生渴望投身金融行业,不少计算机、机械专业等理工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学、法学等文科毕业生也期望能在金融行业谋得一职,有的甚至中途转至金融类专业,以期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原因很简单:薪资高。
那么,对于金融类专业比较有优势的浙江工商大学来说,就业情况又是怎样呢?记者采访了浙江工商大学金融1202班,40个学生中,目前就业23人,考研9人,留学4人,还有4人未定。在就业的23人中,基本都是去银行、券商或保险行业。
当然,在金融行业,连坐柜台的都可能是研究生的情况下,本科生要在杭州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着实不易。
涂晨辉目前在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实习,他大四上半学期就开始四处投简历、面试。他说,原本更希望能进股份制银行,原因是薪资和上升机制,“之前去宁波银行和中兴银行面试过,这些银行轮岗机制比较好,而且薪资高。”不过,也正是由于薪资较高,很多股份制银行要求的都是研究生或以上的学历。
和涂晨辉一个班的严寒峰则选择在保险公司开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目前做业务员。“落差肯定会有的,现在是实习期,每月还有1000元的补助,拿到毕业证后就完全看提成了。”严寒峰说,打算先做半年的保险,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如何,“也是试金石吧,做保险算是比较苦的了,要是这里都能做出成绩,那到哪儿都可以。”
这个班也有不少人选择回老家就业,“一是生活成本,二是回家后的就业环境也会好很多。”严寒峰说。
小语种专业就业形势相对宽松
采访对象:浙江工业大学
小语种专业就业形势相对宽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企事业单位对于小语种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尤其在浙江外贸企业多,这些小语种应届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师、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培训机构等,这也让小语种的就业形势相对宽松。
记者对学习日语的班级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到一份翻译工作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浙江工业大学日语1202班有应届生22人,其中8人出国读研,3人国内读研;11人就业。
和金融专业的应届生一样,小语种本科生要想在杭州找一份薪资较高或知名的企业并不容易,所以很多学生往周边地市“转移”。该班的单丽红大四上半学期就开始投简历,不过在杭州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最后她选择在老家绍兴找了一份培训机构的工作。
一家主要向日本出口服装的企业人资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语言等级是基本的业务素质要求,他们还会看重应届生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应届生的工作经验不足不要紧,但其学习能力和做事态度一定是我们的重要考核指标,尤其是在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交际能力尤其重要。”
很多专业学生
还没毕业就被“抢光”
采访对象:杭州轻工技师学院
很多专业学生
还没毕业就被“抢光”
由于学校适时和社会接轨、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对自身定位较准,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抢光”。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就是如此。这个从上世纪90年代开设的专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就业率,由于是3+2培养模式,学生们在毕业前基本都考取了高级技工职称。
“我们班有28名同学,早就全找好了实习单位。”该专业的叶珍珍现在萧山一家女装企业实习,做设计师助理。她说,从进入这个专业,她和同学们在就业方面就从来没有过压力,只要把目标定得准确一些,刚开始对薪资待遇要求不要太高,找工作基本不是问题。
在杭州轻工技师学院,供不应求不只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
宣秋霞是药物制剂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读的是药品购销方向,目前在杭州中山中路一家中医药门诊部实习。据她介绍,他们这个专业两个方向一共45个同学,目前都已找好了实习单位。她说,这个专业每年的就业率都很好,学长学姐对工作单位的反馈都很好,目前同学们在实习单位也都做得挺好。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哪怕辛苦也乐在其中
采访对象:创业大学生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哪怕辛苦也乐在其中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导下,创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今年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段誉(花名),是一修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总监,也是公司除4位创始人之外第5位核心成员,享有股权分成。
段誉是从大三上学期加入这个项目的,“虽说大学所学的专业与这个领域不一致,但因为我家里是做建材生意的,非常熟悉这一领域,所以在接触到这个创业团队后,我就加入了。”
段誉说,在此之前,他一直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分”学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喜欢折腾点事情出来,也想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创业,“可是会展这个领域,高端展览是不会相信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公司的,而一般的展览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力类型的活动,我也不愿意干。”
加入这个创业项目后,段誉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哪怕辛苦也乐在其中。“现在的我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可以学习各种知识,增长各方面的经验。”段誉表示,在创业公司里,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改变,要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和氛围,对自己来说成长会更快。
在浙大读信息工程专业的罗振威也是校园创业者,不过,最近的他有些矛盾。下学期就要升大四了,校园招聘9月份就要开始了,自己是继续创业还是先找一家大公司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呢?
罗振威已进行过两次创业:早在大二的时候,他就和同学一起做了校园云打印项目,不过因为影响到校园打印店的生意,最后这个项目不了了之。
去年开始,罗振威和三个同学再次开始了创业之路,这一次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了校园足球领域,开发的App已到了内测阶段,“现在团队里有15个人,我是CEO兼COO,其实有些忙不过来了,还有一点力不从心,会担心万一在战略及技术方面出点错,就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发展。”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去大企业里锻炼一段时间,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能多认识些朋友。
全国数据
1
2016年,全国有765万高校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
2
毕业生期望就业和实际就业三大行业
期望就业
依次为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
证券/保险和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
实际就业
IT/互联网/通讯/电子行业成应届生就业吸纳大户,占比29.5%;其次为加工/生产/制造/汽车行业和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行业,分别占比16.1%和13.7%
3
为何总感觉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占25.4%
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占21.0%
对职场和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占18.9%
缺乏实效性的职业发展建议,占13.8%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
近年来,杭州一直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实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的工作战略,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那么,除了各种类型的就业招聘会、企业实训项目和就业咨询服务外,杭州在就业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成效又是如何呢?
一年举办238场招聘会 设立405家企业实训基地
组织百余名专家导师进行就业创业指导
杭州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组合拳
去招聘会求职 入企业实训
去年9月,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引领工程”,通过就业指导、就业招聘、企业实训、社团引领、就业助推以及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等,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15年,杭州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238场,1.7万家企事业单位参会设台,推出招聘岗位39万余个,接待登记了各类专业人才20万人次,其中5万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与此同时,全年共有7.5万人(其中应届生3.6万人)通过杭州人才网向用人单位应聘74.4万人次。
除了安排多个场次各个类型的招聘会外,杭州还安排了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进企业进行实训。目前,杭州共有405家企业被授予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每年为1万名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实训岗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毕业生在杭留用率超过75%。
有问题还可找就业创业专家导师团
怎样的大学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如何成为创新创业竞赛的赢家?如何探寻适合自己的职场?……为了回答大学毕业生的“十万个为什么”,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组织百名知名企事业单位的资深HR专家,建立了“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专家导师团”。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导师“出菜单”、高校“下订单”的双选方式,在杭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职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就业创业专家导师团”课堂专门针对毕业学年的高校毕业生,2015年共安排了127堂就业创业课程,包括就业心态、求职技巧、求职简历制作、职场新人注意事项等。今年,指导团又新增了21名企业高管和8名高校导师,共推出165节课,其中28节为辅导老师篇、45节为基础篇、54节为就业篇、39节为创业篇。
专家导师团也对各个高校的就业辅导老师进行培训,间接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帮助。
学什么专业有“钱途”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
物流管理96.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6.4%
软件工程96.2%
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
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8.6%
铁道工程技术97.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6.0%
在学科门类中
就业率最高的是管理学94.0%
最低的是历史学86.4%
法学就业率倒数第二86.9%
法学已经在过去三年连续倒数
2016“红牌”专业预警(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专业)
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
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
数据来源:《2016就业蓝皮书》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6-06/16/content_583422.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