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贯穿健身房大学生创业脑洞大开

来源:凤凰网  字体:

“收腹提臀,膝盖挺直,再慢慢下蹲。”在浙江工商大学流水苑食堂楼的一家健身馆里,一名长相帅气,身材结实的小伙正在指导学员健身。

这名大男孩叫邱子阳,是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他和已经毕业的学长鲁家成一同创业,开了这家健身房。与传统健身房不同的是,他们的健身房用互联网概念,打造扫二维码,轻松进入健身模式,不但免去了传统健身房核验身份信息的流程,顾客还可直接在手机上获取专业的体育指导。

引入互联网健身模式,实行24小时营业

这家校园健身馆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有无氧器械区、有氧区、操房区和休息区。在这里,只需拿起手机扫下二维码就可进入健身房。

“免去了传统健身房核验身份信息的流程,给顾客节省时间还带来方便。”邱子阳说,每台器械上都贴有二维码,用户用手机扫一下,就可轻松获取专业的操作指南。“这对一些不好意思咨询教练或者担心教练推销课程的用户来说,方便了许多。”

健身房还开发了一款特别的社交管理平台,用户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里可实时得知馆内人数和各区域使用情况。此外,还会记录运动数据和运动时长,反馈至用户微信,便于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健身情况。

“接下来,我们还打算上线跑步机预约系统。”今年刚刚毕业的鲁家成说,“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加入健身行列,我们想把健身房做成不只是用于健身的场所,还可以是一个放松心情,提高生活品质的地方。”

在创业之前,鲁家成和邱子阳做了近半年的市场调查,收获了不少问题和建议。

“价格高,器械不会用,教练经常推销课程,加班太晚了没时间……都是想健身可又由于各种原因没法加入健身队伍的顾虑。”邱子阳说,他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始筹划一所适合大学生运动的健身馆,想方设法提升用户体验。

他们首先将场馆选址在校内,大约250平方,租金压力小。这样,成本得到了较好控制。健身房还实行24小时营业,让一些因学习和加班晚的人也有机会锻炼。

运动当然不止局限于室内,邱子阳还经常组织夜跑、骑行、登山等户外运动。

创业达人遇上体育强将,一拍即合

鲁家成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创业达人,高中就尝试过创业,大学期间开过公司,经营多个“互联网+”项目。

“创业,市场判断非常重要。”鲁家成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认准体育产业为自己创业的主打方向之一。

“我原来是运动员,和孙杨算是同门师弟,退役后就读浙商大工商管理专业。”邱子阳曾获得全国游泳锦标赛200米蝶泳冠军,在大学学习之余做过健身教练,参与过健身房和俱乐部管理,这些经历使他有了创业想法。

创业不易,两人在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也会产生分歧。但两人始终目标一致,从没想过放弃,遇到问题耐心沟通解决。

如今,这个校园健身房已经走过了试运营阶段,步入正轨。此后,采用“以店滚店”的方式,走出校门,分别在下沙和杭州城西创办了多家健身馆分店。

“每天都泡在健身房里,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带着大家慢慢爱上运动,非常知足。”邱子阳说,希望把快乐健身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http://news.ifeng.com/a/20161011/50081624_0.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