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浙商对话东北国企“大咖”

来源:市场导报  字体:

近日,第五届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会举行。会上,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称赞浙商是浙江经济的“正劳力”、“顶梁柱”和“先遣队”,他强调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戮力同心,上下同欲,推动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努力将浙江建成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省份。

对浙商而言,面对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面对“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压顶,如何既保持传统的“四千精神”不流失,同时又善于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等创新能力,在转型升级克难攻坚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5月16日,5位风云浙商就和来自东三省的50位主要国企负责人一起,共同探讨了严峻复杂环境下的创业创新这一话题。

 

他们在践行哪些创业创新?

浙商共诉转型心声

王米成是杭州鸿雁电器的总裁,2005年任职以来,他带领鸿雁电器在智能化、信息化以及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上走在行业前列。目前,鸿雁已成为行业最大规模龙头企业,曾名列杭州市优势骨干企业年度考核综合排名第1名和杭州市重点工业企业综合排名第2名。

谈及创业创新,王米成表示,眼下,鸿雁正慢慢往“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们做开关龙头起家,现在还做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未来的一个打趋势。”他表示,在市场化、职业化、去行政化方面,企业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和鸿雁类似,中国袜业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健盛集团给出的创业创新路径则是“顺势而为”。当天的对话现场,董事长张茂义表示,企业如今不仅大手笔进入互联网O2O领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生产基地也已经开工投产。

“大家一提到袜子,一般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盈利水平很低,其实不然。”他说,“袜子的产业利润链条非常长,蛋糕非常大,稍微多切一点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切。”

张茂义表示,眼下,企业普遍面临着比较困难的经济形势,对此,健盛给出的方向是“顺势而为”。

“我们打算用两年时间再造一个‘健盛’,做一个全产业链的生产基地。不光把健盛作为袜子行业的‘第一’,我们要把健盛做成袜子行业的‘惟一’。他称。

同样把目光瞄准全产业链建设的,还有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和欧诗漫集团。

上世纪90年代,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买断工龄下岗,带领“4050部队”开始创业。如今,他创办的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已经使古老的丝绸转型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

对话中提及浙商精神,他表示,浙商多数都是艰苦奋斗、苦出来的,几乎没有过一些人认为的“上午到单位转一转,下午打高尔夫”的情况。

“都说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浙江。眼下,浙江丝绸产业正处在‘三去、一降、一补’这样一个情况下,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难也非常沉重,但是我们有信心去完成它。”凌兰芳说。

上世纪60年代,欧诗漫集团董事长沈志荣开始了对人工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尝试,沈志荣掌握了人工淡水养殖珍珠技术,精通从养殖到珠宝首饰到珍珠深加工的整个流程,欧诗漫集团也由此诞生。

经过多年发展,眼下欧诗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珍珠首饰、化妆、保健品等珍珠全产业链的企业。

“去年我们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就投入了2000万元,用于珍珠功能成分的分析。”沈志荣称,今年将继续投入3000万元来进行研究中心升级。

他表示,许多国外知名品牌都是经过一两百年的积累和沉淀,才有现在的市场和知名度,欧诗漫也会不断创新和进取,专心做好“扬珍珠文化,树百年品牌”的大事。

和沈志荣一样,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董事长李方平也是第一代浙商中的传奇人物。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自主创业者,34年前,他曾是著名的温州“八大王事件”主角,因“投资倒把罪”判刑入狱。平反后,李方平远走异国他乡,然后回国再创业,将诺尔康打造成为国内惟一自主研发人工耳蜗的企业。

“除了人工耳蜗,这几年我们还做人工视觉。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别人没有的东西,行业的空白总需要有人去把它填上。”李方平称。

他们各自的短板在哪里?

大咖们的“望闻问切”

除了创业创新,眼下,找短板也成为一种发展思路,那么对于浙商和东三省的国企大咖们来说,各自企业最大的短板又是哪一块?

吉林森工集团的负责人表示,自己企业的短板,就是机制和人才。

“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好,关键看机制和人才。”上述负责人表示,企业首先缺的是机制,缺少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所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精神都没有彰显出来。“其次是缺人才,一些前沿性人才尤其是资本运营方面的人才和营销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他说。

该负责人称,融资方面、资本市场方面、兼并重组方面,很多东西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已经尝试过了,但对于东三省的企业而言,还很新鲜,这也是一种差距。

对于眼下东北国有企业和浙企的角色,辽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挂着锁链在和市场跳舞的人”和“轻轻松松、舞跳得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小伙子”。

“我们的短板在哪里?各个企业都有特点。但辽宁或者是东北:第一,一柱擎天,第二,体制机制,这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到这里来求道的根本性想法。”他称。

辽宁省投资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则认为,和浙商相比,东北所缺少的是文化上的积淀。

“我感觉浙商更多是商品文化,而东北是产品文化。浙商有2000多年的浙商文化历史,而东北仅仅有300多年的文化历史,这是一个历史的缺憾。”他表示,和东北人相比,浙江人更有勇气,这个勇气来自于老祖宗的传承。

关于人才短板,上述负责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应该说东北不缺人才,人才是向着有机遇的地方流动、有资金的地方流动。“一五时期”南方人都往东北跑,为什么?缺乏体制上的变革,因为没有逼到不能活的程度,如果逼到不能活的程度,肯定能好。”他表示。

找短板的同时,当天的对话现场,嘉宾们围绕东北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也谈了各自的观点。

在此之前,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 《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从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意见》出台,也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正式启动。

对此,与会浙商纷纷表示,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认为,目前借中央振兴东北的东风,东北发展的天地是很大的,一来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和技术人才储备,二来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东北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做足文章,让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紧密结合,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东北可以加强和浙商的合作,要让浙商投身东北振兴。”他说。

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则称,要解决东北地区存在的经济问题,一方面要破除行政垄断,加强竞争;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以此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

几位浙商同时表示,招商引资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多走动,多沟通交流,进行充分的对接,这对浙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http://epaper.zjscdb.com/shtml/scdb/20160520/87776.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