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学生创办“校园叮咚帮”平台 开发大学生互助市场

来源:今日头条  字体:

快递来了,没时间去拿怎么办?计算机坏了,想尽快修好该求助谁?……这些都是大学校园里再寻常不过的事。浙江工商大学几个学生从中嗅到了商机,创办“校园叮咚帮”互助平台,开启了创业之旅。

定位为大学生互助平台,初期以代拿快递业务为主

最近,“校园叮咚帮”刚刚度过了一周岁生日。去年11月,公司CEO黄道峰还是该校信息学院大四学生时,与同学院其他三个小伙伴,一起创立了叮咚帮。毕业后全职创业。

他介绍,“校园叮咚帮”开发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户有需求,可以在上面发布任务并给出愿意支付的费用,接单者看到信息,进行抢单,完成任务后,就能获得这笔小费。目前主要业务集中在代拿快递上,代拿外卖与电脑上门维修等项目也在进行中。

“校园叮咚帮”的定位就是一个大学生互助平台,考虑到在平台知名度不高时,不会有太多人愿意下载APP,而微信关注比较简便,就选择了后者。

平台初期规模较小,接单人少,就聘专人从事接单业务,现在基本一个学校有几百人的认证接单员,基本可以及时满足接单需求。“先安排专门的接单人,形成一定规模后,逐渐过渡到以普通用户接单人为主。”黄道峰说。

项目运行一年多,成功融资100万,现已经进入了盈利阶段。收入主要来自平台使用费、广告费等,还与企业进行招聘合作,如招募Java工程师等。目前,第二轮融资也已基本谈妥。

“高校代拿快递的业务量非常大,我们想以这个为切入点,让大家了解互助服务理念,再拓展到其他大学生互助项目,逐渐做大做强。”黄道峰说。

创业要趁早,多摔几次跤,方能厚积薄发

一年多的时间,从4个人的小团队到14个人的大队伍,从学校实验楼内仅两张小桌子的小房间到下沙创业孵化园里有30多个工位的大办公室,从浙商大校园到全国六十多所高校,“背后的付出只有自己明白。”许洲鑫说。他是叮咚帮的商务经理,目前该校信息学院大四在读。

创业初期人手不够,几个合伙人会亲自上阵代领快递。有次由于发单说明不清楚,一位用户在快递点关门后还进行发单。为了保证客户的体验满意度,他们几经周转联系到快递点的管理员,终于在晚上10点多,把快递送到用户手上,并送上一杯奶茶,表示歉意。

慢慢地,“校园叮咚帮”有了些名气,四川等地的一些高校也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许洲鑫说,预计在今年11月底,就能完成在全国100多所高校内的叮咚帮分部的建设,将这一平台打入各个学校的学生市场,将更多的用户、商家融入平台之中。

许洲鑫还是浙商大创业实验班第三期的学员。他说在实验班里可以学到很多创业知识,认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交流碰撞想法,受益匪浅。创业后,他们一改原先散漫的生活方式,每天忙碌而充实。

“想创业要趁早,在你还能接受得起失败的年纪多摔几次跤,方能厚积薄发。”黄道峰感慨而言。

“我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因为它能帮到更多的人。”谈及未来,许洲鑫说,“我们有精力、时间和技术,也有很强的团队精神,还带着要‘做事情’决心,会将创业进行到底”。

 http://www.toutiao.com/i6356732011977114114/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