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G20注册中心中队
G20参与人员身份牌都是从注册中心出去的 能参与其中,我们特高兴

来源:每日商报  字体:

“你知道吗,所有G20峰会参与人员的身份牌都是从注册中心出去的,能参与这份工作,我心里特高兴。”

在G20峰会期间,一朵朵“小青荷”绽放在杭州每个角落,她们的每一个微笑都热情真挚,每一句问候都真诚有礼,每一次讲解都耐心细致,这一切,都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外国友人对“小青荷”最初的印象是从市民中心的G20注册中心开始的。

在G20注册中心,由包括陆蒙娜在内的87位浙商大学生组成的服务中队,共完成上万名参会代表和媒体记者的注册工作。

英语能力自然不用多说,讲话柔声细雨,笑起来眉眼弯弯,这样的陆蒙娜很是讨人喜欢。她是团队骨干成员,4月份在广州的G20第二次协调人会议,6月初在西安的农业部长会议等活动,都参与了接待工作。

“注册工作是份很细致的活,资料怎么填,哪些细节需要注意,这些都到位了,后续的制证工作就高效多了。”陆蒙娜说,这段时间,除了专业外,她锻炼的更多的是沟通和协调能力。

一些细节让她印象很深。一些外宾之前没有在网上注册,就直接在现场填写资料办证,有位外宾有点心急,“你们这个太复杂啦”,一旁的王玲炜马上用标准的英语打趣回到,“但我们有最好的服务哦。”

“我们队友反应好快,外宾也立刻被逗笑了,笑得有点夸张,但看得出他那一刻真的心情好好。”陆蒙娜说,或许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有趣互动,反而能给对方留下美好的记忆。

有意思,有意义,这是陆蒙娜的总结词。带队老师沈银红很心疼这帮“劳模”骨干们。在服务期间,一位骨干志愿者叶卫挺经常回复邮件到深夜,在整个G20阶段共回复邮件1000封,成了标准的“邮件王”,另一名志愿者王敏忍着颈椎病痛,依然坚持上岗工作。

“我们从去年11月就开始准备了,正式上岗前已经参加了30多项课程培训,包括志愿礼仪、心理知识、体能训练等。7月开始就在市民中心值班,为了在第一时间回复外宾的问询邮件,常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沈老师说,除了G20注册中心,学校学生也在G20注册中心和B20注册中心服务,同样完成得很出色。

res04_attpic_brief.jpg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mrsb/html/2016-09/20/content_2363978.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