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三校学生三十多件创想设计在杭发表

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王汝菲  字体:

使用支付宝挺方便,但没有“真金白银”的花钱感受,不知不觉花了更多。“我花钱了”设计方案对支付宝界面和交互进行优化,使人付款时,能感受到花钱时的真实视觉、听觉、触觉。快递信息容易被泄露,怎么解决?“私密付”的办法是通过手机与手机配件,将信息形成二维码,印到包裹上。此外,还有“儿童理财小管家”“我的衣装顾问”……一个个脑洞大开的创意,来自“第四届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学生的设计方案。这些都可能在未来的互联网支付中变成现实。

日前,由蚂蚁金服集团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发起、联合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参与的“2016蚂蚁创想国际设计论坛暨4th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在阿里巴巴集团西溪园区举行。

今年4月中旬,设计研习营活动在东京和杭州同步开启。这也是日本顶尖设计学府武藏野美术大学的首个校企合作项目。活动吸引了来自中日两国三校近百名学生参与,在支付场景的新硬件与软件上,进行全新的设计。活动当天,30多件概念设计发表。未来的支付会是什么样子?中日两国在支付方式和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有什么差异?基于用户关系的支付和理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些未来设计畅想的答案出现在本次设计研习营发表作品中。

“这届研习营以‘我们’为主题,关注‘基于人的关系所展开的互联网支付与金融’的设计。”浙商大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赵侃介绍。本次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来聚》就体现了这个主题。“现代年轻人因求学工作等离家后,与父母渐行渐远,怎样方便地把父母接过去体验自己经历的生活?”浙商大视传1303班学生梁幽说,这是她们此次设计的初衷,“来聚”可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喜好制作旅行攻略,发送给父母,从而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而研习营一等奖作品,来自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微薄之力》,则直接把不同地域的陌生人联结在一起。

  http://www.zjjyb.cn/jyb/gjjw/14524.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