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阿里巴巴集团西溪园区,举行2016创想国际设计论坛暨4th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作品发表会。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与支付是什么样子;中日两国在支付方式和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有什么差异;基于用户关系的支付和理财呈现什么形态?这些面向未来设计畅想的方案,在今天下午发布的30多件概念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据介绍,创想国际设计研习营是以“我们”为主题,关注“基于人的关系所展开的互联网支付与金融”的设计畅想。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把其列为重要的国际校企合作设计研究项目。
今年4月中旬,创想国际设计研习营在日本东京和中国杭州同步启动,吸引了中日高校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们在支付场景的新硬件与软件上相互结合,加入“人们的关系”这一要素进行全新的概念设计。
APPLEPAY成为今年果粉们热议的话题。这个设计概念源自四年前设计营学员张彪的“one card”,在一张具有指纹识别的集成数字银行卡上,通过手势滑动完成相关银行卡的切换,依托NFC(近场支付)完成非接触式支付。
“以往设计的融合与跨界更多是一种趋势。”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副校长中原俊三郎、日本本田汽车总设计师山下阳三郎等6位设计大师围绕“互联金融、支付与设计”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浙江工商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赵侃说,科技的发展,使得各个设计领域跨界混合的可能性被极大强化与实现。在互联网语境下,设计师的任务、路径与方法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甚至被重新定义,这是中日高校设计专业领域师生需要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05/28/content_12678923.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