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唱旦角的浙商大男生:愿为传扬戏曲 略尽绵薄之力

来源:新浪网  字体:

在班级的毕业作品中,他是唯一一个以戏曲为题材进行毕业创作的人;在杭州市青年美术家新苗选拔赛中,他创作的戏曲油画作品《红•火》获得优秀奖。在刚刚结束的浙江工商大学“商大之星”的评选活动中,他也是唯一一个演唱戏曲的人。

他是李柏辰,一个唱旦角的男生。

从小学戏,却未能入行

“由于父母喜欢传统文化,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我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对于戏曲更是情有独钟。”在同龄人都追着动画片看时,幼年的李柏辰却守着戏曲频道的节目看得津津有味。6岁他正式拜师,开始学习戏曲。

综合嗓音条件、形象气质,师傅认为他适合旦行中的青衣旦,李柏辰听从师傅的建议,选择了青衣这个行当。“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确实还是青衣最适合我,青衣非常稳,又不失戏曲的悠扬。”李柏辰说。

戏曲学习,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绘画,三天不练手会生,三天不唱,戏曲演员的口就会生。13岁左右,他喜爱戏曲的热情没有减弱,但父母觉得这是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戏曲演员这条路不好走,继续专业学习戏曲或许会影响他的前程。所以,他弃戏从文,远离了自己热爱的戏曲舞台。

直到高考结束,他已有5年的时间没有进行专业的戏曲训练,再想拾起旧日技艺,身体的硬件条件已经达不到戏曲练习的要求。“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遗憾。”李柏辰说。

“愿为传扬戏曲,略尽绵薄之力”

无法成为专业的戏曲演员,他选择尽其所能传扬戏曲文化。

“商大之星”是浙江工商大学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开展的评比活动,主要的参与人员都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对于设计学研究生一年级的李柏辰来说,如同高龄产妇,似乎有点迟。

“我参加‘商大之星’,其实有三点原因。第一个是私人原因,我想要为戏曲做点什么;第二,戏曲是一种很美的艺术,想要传递给大家;第三,就是希望现在的青年人能够传承下去。”他说。

李柏辰大一加入浙江工商大学“星光戏剧社”,作为业余中相对专业的人,他会从专业角度指导“星光戏剧社”的专场演出,和同学们一起排练。每次专场演出都要准备一年之久,但除了“红楼梦”专场那年座无虚席,其它都收效甚微。

付出了努力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李柏辰表示会觉得很失落,但当被问及有没有放弃的念头时,“从来没有,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他的眼里闪烁着光芒。

“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是尸体,不是艺术的灵魂。”李柏辰不想让戏曲艺术成为博物馆中的化石,而是将戏曲文化传扬下去,让后人能够吟唱它的灵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业余时间,李柏辰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有时候,室友向他推荐流行音乐,他总是笑着拒绝:“我不要听,如果非要让我听,那我们一起来听戏吧!”

现在的他是设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将来自己的职业方向,他表示希望能结合喜欢的戏曲和自己的专业,从事艺术总监、舞美指导这一类。

今年4月25日,“梅派”京剧传承人逝世,胡文阁先生成为梅派男旦的唯一传承人。当谈到男旦这个行业的未来,李柏辰说:“我觉得五味杂陈,就我个人来说,只要艺术不消失,戏曲不消失,男旦这个行当就不会消失。有人热爱艺术,有人热爱戏曲,就会有人延续每一个行当的艺术形象,包括男旦这个行业。不是有一句话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觉得肯定还是会有人才出来,就算是我们这一代没有,我们的后代,慢慢的,肯定还是会有的,不会绝掉的。”

  http://zj.sina.com.cn/edu/jyzx/2016-05-04/150828264.html?from=wap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