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军号的响起,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旅露润芽团队又开始了今日的新征程。
“棕编”中的人生艺术
上午10时,来自河坊街的民间艺人志愿者王老师以及我们一行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启了奇妙的棕编之旅。首先王老师用1分钟的时间迅速地编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边看边惊呼道:“好难啊,我们根本学不会。”王老师则边做边安抚这些孩子们:“其实,棕编和学习是一个道理,你要学会静下心来,戒骄戒躁,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东西。”
在简短的展示之后,王老师将棕榈叶发给了小朋友们,我们志愿者也参与其中,帮助小朋友一起做。大家把王老师和志愿者们紧紧的包围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求知的焦灼的脸。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1点,仍有很多小朋友围着老师不肯离开,老师告诉他们,如果还想学棕编技艺,欢迎小朋友们去河坊街找他。
吹响游戏集结的号角
小营巷社区的游戏集结号在上午9点准时吹响了。相比昨天的剪纸活动,今天的小游戏串烧形式更得孩子们的心意:全程不停歇的笑声和呼喊,好像他们有使不完的精力。在你划我猜的环节中,一组孩子上来,底下的孩子也会焦急地为台上的伙伴支招,恨不得自己才是那个在比划的人。过程中,一些原本羞涩不愿上台的孩子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找到伙伴上台尝试,融入了这个小小的新集体。而通过你划我猜熟悉环境之后的孩子们在萝卜蹲和击鼓传花两个游戏中的表现显得更为大胆活跃,通过自创萝卜蹲和跳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游戏难度,全程欢笑不断,精彩不绝。
在梅花碑社区,游戏集结号也办得火热,一个半小时的游戏时间,孩子们意犹未尽。活动末尾的击鼓传花,将整个活动引向高潮。志愿者哥哥背对孩子们击掌,孩子们迅速传递手中玩偶。掌声停止,手握玩偶的孩子激动地进行知识问答,回答正确的孩子心满意足地捧走小奖品,而失败的,则回到座位,摩拳擦掌,准备再战。活动结束后,仍有孩子簇拥着志愿者不愿离开,请求姐姐再来一轮知识竞答。看着孩子们恳切地眼神,志愿者不忍拒绝,临走前孩子们的拥抱,也使志愿者备感温暖。
以简单的小游戏和小礼品为媒介,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也变得更为熟悉。通过聊天,志愿者们也试图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旅润露芽小分队在经历两天的实践后,渐渐地明白了打开孩子们心灵之窗的正确方式,我们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也更加深了一层。在活动中我们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让小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与道理;我们进行趣味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组织巧手剪纸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剪纸的魅力,我们与工艺老师开展传统茶染文化,让小朋友们感受绚丽多彩的茶染世界,我们与志愿者老师一起进行棕编教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民间艺术。无论是怎样的活动形式,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热情、彼此间的相互配合让我们看到了两天的努力是值得的。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