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浙商共话制胜法宝:浙商精神
“温州一家人”为什么能赢?

来源:今日早报  字体:

“温州一家人”

为什么能赢?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其性格决定的;一群人的命运是由他们的群体文化决定的。”作为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昨天下午在浙商博物馆举行的世界浙商文化论坛,讨论的也是转型升级,不过是“浙商的文化回归和价值升级”。

为了让论坛有新意,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不虚此行,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花了不少心思,请来了包达三家族等嘉宾。

香港包达三基金会主席、达三纺织董事长包言正,是包达三的孙子。包达三,曾是浙江省工商联第一任主委,解放后曾任浙江省副省长。

论坛开场前,包言正特意跑到浙商博物馆三楼去看了看祖父的照片,感触良多。“父亲告诉我,我祖父在病重的时候,就把亲属叫到身边。第一个问题就提:我把所有财产黄金、古董、字画,全部捐给人民政府,家属有什么意见?我们都没出声。我祖父就在后面说了一句,其实你们知道我给你们留下的最好的财产,就是给了你们最好的教育。”

包言正说,“我能够在香港做成生意,只有用祖父的精神来鞭笞我。这就是一种民族复兴的精神,一种很顽强的精神”。

他身旁的儿子包鸿勋,是包达三的曾孙,1985年才出生,只能通过谷歌、百度了解家族的历史。虽然时代变化巨大,但曾祖父的浙商精神已传承到了这一辈。

很多看过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观众至今还记得“周阿雨”。在浙商博物馆里,就有周阿雨、赵银花原型的故事。法国妇女联合会首任会长、欧洲妇女联合总会第二任会长邱爱华和她们一样,是改革开放初期去法国闯荡的第一批浙商,先开了一个做手袋的工厂,又开了第一家首饰批发点,把义乌的首饰卖到国外。

大多数浙商就是从纽扣、首饰这样的小东西,在海外闯出新天地的。他们凭什么能在海外站稳脚跟?靠的也是浙商精神。

在会场,记者还偶遇了“新浙商”、浙江谦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鹭。年纪轻轻的她,是浙江省辽宁商会首任会长。

周广鹭告诉记者,她是从东北嫁到浙江的,已在这里创业生活11年。“艰难、坎坷都遇到过,但浙江没有把我们这些人当外人。”她从拿下一个化妆品品牌的华东区代理权开始,成功进驻杭州大厦,掘得人生第一桶金。10年的打拼中,她从浙商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渐渐地,自己也融入其中。

这位全国最年轻的异地商会会长告诉记者,她这次听了李强省长的讲话,特别有感触,“浙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来浙江创业是我一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http://jrzb.zjol.com.cn/html/2015-10/27/content_3189501.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