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搭棚种草莓500盒十五分钟内一抢而空
不打农药,不用化肥,价格便宜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林晓莹 郑吉 摄影:水旭婉  字体:

这几天,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特别有口福,因为学校“后花园”的草莓大丰收。足足500份新鲜的草莓,不到十五分钟被一抢而空。

这在下沙大学城还真是少见,连隔壁学校的学生们都看得直流口水。不急,除了草莓,工商大学接下来还要种植葡萄、枇杷等水果,计划打造大学生活区里的生态园,只要你是下沙大学生,总有机会来品尝。

第一批500份草莓十五分钟之内被一抢而空

 脱下西装革履,一改往日的严肃正经,浙江工商大学后勤处的负责人黄老师钻进种植着草莓的大棚,摘下几颗成熟了的草莓小心翼翼地递给学生:“尝尝,是不是和外面吃的不一样?”他说,这可是花了他们不少心血种植出来。

早上六点,后勤处的老师们就进入大棚开始采摘第一批草莓,打包后运往学校的清风苑广场。十一点正式向学生出售,一共500盒,一盒5元,大约六七颗草莓。

“这草莓又大又红,而且还便宜,我一共买了4盒。”来自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李巧笑着说,“这些草莓是学校出品,吃得放心,我给室友们每人买了一盒。”

“太火爆了!还有些同学一口气买了十多盒,真是没想到啊。”后勤部唐师傅说,看到学生们吃得开心,他表示很欣慰,这几个月没有白忙。

除了草莓,后勤处还把草莓苗做成盆栽一同出售。“小的10块钱一盆,大的15块钱一盆,好几盆都开花了,有几盆甚至结出了小草莓。自己种自己吃,这比买来的水果可要甜多了。”唐师傅向前来询问的师生介绍,“盆栽每天浇两次水,湿度保持在70%~80%,放在室内,养得好的话大概一周就能吃到成熟的草莓了。这些草莓可以一直结到明年3月。”

一位老师一次性买了7盆草莓苗,她笑着说:“本来想买更多的,结果没了。没想到连苗都卖这么快,放在家里当盆栽,给儿子种种,挺好的。”

接下去还要种植葡萄、枇杷 计划打造生活区里的生态园

种植草莓的大棚位于浙江工商大学钱江湾生活区的最东面,这里原本是一块废弃的荒地,平时偶尔会种点花草,外面用围墙围着,十分不起眼。“我们觉得荒着也浪费,就想利用起来,看看能不能种点什么。”黄老师说。

由于初次尝试,后勤处便把其中一个种植花的大棚用来种植草莓,占地大约一亩左右。本次大概种植了1300棵草莓,长势良好。唐师傅说:“第一次种植,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要改善。成熟起来后,会扩大种植区域。”

大棚里配备温度湿度计,还配了一个小蜂房,用最原始的蜜蜂授粉来代替人工授粉,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有时候看到长虫了,师傅们都直接用手去抓虫。“不打农药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吃得更放心。”唐师傅笑着说。

在八月份正式种植之前,后勤处的老师们和下沙的果农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学习。为了适应下沙的土壤,在草莓苗的引进上就花了很多时间。

“由于草莓苗‘娇贵’,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严苛,略微的差距就能导致草莓苗的死亡。”唐师傅说,“刚开始死亡率特别高,达到10%。亏得后勤处的老师都是花农出生,慢慢就好多了。”在种植期间,每天都有一名师傅从早到晚在大棚里进行管理,控制温度和湿度。

此外,浙商大后勤处还有计划地对草莓田进行扩大,等第二批果实成熟后,会邀请部分师生进大棚采摘,感受草莓的种植环境,享受采摘的乐趣。“不止草莓,我们还打算引进葡萄、枇杷等。”黄老师信心满满地说,他们要把学校的后花园做成一个有特色的生态园。

qjwb20151218q0007v01b009.jpg

qjwb20151218q0007v01b010.jpg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5-12/18/node_2359.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