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球各地的浙商回到杭州,谋发展、叙乡情。浙商的回归,不仅仅是资本和产业的回归,也是文化的回归。今天下午,海内外老中青三代浙商汇聚浙商博物馆,在世界浙商文化论坛上共话“浙商的文化回归和价值升级”。
每一届世界浙商大会,法国华商会会长卓旭光都会赶回来:“初入法国时,许多华人都从事餐饮与皮革业。经过努力,我们从犹太人手中抢到了纺织品市场。离开家乡28年,我们这一代浙商是最爱国的浙商,不管走多久,乡情难忘。但许多华商二代、三代生长于海外,我们希望他们要不忘母语,不忘中国文化,我们的根在中国、在浙江。”
“浙江人头脑灵活,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对于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具有浙江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在香港的浙商是浙商大家庭的一员。”香港浙江同乡会会长詹耀良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他的心得,“浙商都具有敢闯敢拼并且勤俭的优点。我们每一次的进步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没有一夜暴富的事情。在一定的条件里,我认为要捐资家乡教育,扶持家乡的群体。我话讲了,也是要承诺的,这个是浙江商人的习惯!”
葡萄牙华人企业联合会会长陈坚是第一代浙商,在葡萄牙闯出一片天下后,他响应浙商回归的号召投资了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从1990年出国到现在,一直觉得不管在国外发展的多好,都比不上家里亲切。”
第一代的回归带着浓浓的乡情,第二代的回归则充满着创新的视角:“时代在发展,我父亲那一代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人吃饱,我们看到父辈创业的艰辛,也了解外国人的经商之道,现在我们要带给大家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论坛上,浙商们纷纷与大家分享他们眼中的浙商文化与浙商精神,在经商的同时要不忘文化、不忘传承,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浙商文化与浙商精神是凝聚浙商的强大力量。
论坛上,浙江省侨联主席吴晶女士、副主席张维仁向浙商博物馆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荣誉称号,哈兔中文网络学院向浙江省侨联捐赠1000万元中文学习课时费。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