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生们的暑期实践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各大学校的实践考评工作也正在悄然进行着。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商老师从事了多年的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并且也担负着对同学们暑期实践进行评定的职责。他告诉笔者,从他掌握的信息来看,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暑期实践都十分重视。他说,据该校的摸底统计,大三的同学们,有六成左右想考研,因此这部分人大多数都在用功备考,剩余的一部分同学也基本都有心找个单位实习一下。因此,大三同学的暑假,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有目标、踏实学习和工作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小部分彷徨的学生。
“我想大一的新生宅在家里上上网的占了一半以上吧。”商老师表示,大一的新生相对来说,除了一些参加暑期学生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外,大多数都是回家避暑了。据他了解,也有少数同学留校干起了暑期工。当然,回家帮助父母照管生意,或者从事其他一些家庭经济活动的同学,他也认为是进行了暑期实践,即使是做点家务、旅游之类的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如何对同学们的暑期实践进行评定,商老师则直言:“学校考评学生的实习与实践和现实不完全一致。”他解释说,目前,该校对学生暑期实践考核的类型大致分为3类,最常见是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但这种集中实践的形式时间较短,基本都是团委统一组织的活动。而最为有效的教学实习实践活动则相对较少,主要因为这类型的实践和通畅和专业有关,应用型专业金可以有这样实践课,但多数专业较难组织。另外就是学生自行组织的其他典型的实习实践活动。比如学生自主找的暑期实习工作,包括家教、临时工之类的,一般就较难纳入到评比中,当然学生填写好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学校一般都予以认可。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