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商贸流通经济的“排头兵”——浙江工商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纪事

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林静远  字体: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竞标了商务部重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流通升级战略》。他们设想,除了把百货商场物流转型升级以外,还要培育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新型流通业。

像这样服务地方经济的课题,浙商大协同创新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承担了不少。他们紧跟着大数据时代的步伐,为政府谋划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献出了一个又一个“锦囊妙计”。


强强联合,持续打造智库品牌

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初,就与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省商务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以及阿里巴巴、浙江物产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携手合作,联合了具有制定国家宏观政策能力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具有计算机专业优势的浙江大学、具有经济统计专业优势的厦门大学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同时,他们以“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突破口,重组了原来5个属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的研究所,成立了新的中心机构“三院四所三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承接的课题直面现实经济问题,打造了不少智库品牌。2013年,郑勇军的《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流通业良性互动发展研究》落地,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如何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的问题。郑勇军认为,农村居民从事金融等服务业能力欠佳,而现代城市要重点发展服务业,可以在社区里开农副产品店,让农村劳动力从事商贸流通业。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发展服务业的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承担过商务部政研室《电子商务大企业垄断地位和跨界经营的经济社会效应评估与政策建议》等部门重要课题研究的任务,实施了“系列论坛和讲堂”工程,举办了诸多国家级培训项目。今年上半年,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物产集团、浙江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场流通4.0研讨会,就互联网时代流通产业发展趋势与浙江物产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讨论,并发表了《西湖宣言》。


锁住优势,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漫步舟山普陀岛,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风情普陀、浪漫之都”。这里,海水携带着浪花的声音,游船在海面上自由航行,游客如织。近年来,普陀区按照2013年协同创新中心在现代商贸试验区试点规划项目《普陀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提出的思路,走深化商旅融合的发展之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普陀区把商贸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在挖掘渔区传统文化的同时,现代商贸业也不断渗透。按照这一思路,普陀区推出的禅修项目,游客在快速的工作节奏中放松了心情,除观光外,还可喝佛茶、听梵音、上佛课,静心修养。“夜游普陀”也已成为旅游中的热门项目。

“要在瓯海打造时尚电子商务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教师肖亮说,这是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的浙江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瓯海研究分院对瓯海的新定位。协同创新中心认为,服装、鞋革、眼镜等是瓯海区的核心产业,瓯海不仅要以此为抓手,还要挖掘锁具、烟具、汽摩配等产业的发展潜力,建设以“国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金州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空间载体。肖亮还告诉记者,像这样为当地经济服务的研究分院,在临安市、山东省临沂市等全国各地共10多个。

国外的顾客购买国内的物品时,如果从国内运输出去,无论在路程还是时间上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如何缩短这段距离,协同创新中心在研究杭州市委政研室委托的《杭州建设网上自由贸易区的若干重点难点研究》时,形成了《以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网上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课题成果。他们在分析研究直邮进口、保税集货等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从跨境电子物流通关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模式等方面出发,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物流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要建立海外仓联盟。

http://www.zjjyb.cn/jyb/gjjw/11618.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