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果儿们的创业梦:让生活更充实

来源:光明网  字体:

  光明网教育讯 浙江工商大学的师生现在买水果可方便了,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电话向"水果到嘴边"下单,还能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价格便宜,水果品质好。

  创业伙伴一拍即合 "果儿"的诞生

  "水果到嘴边"是一个销售水果的微信公众账号,是由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四个研二的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前不久,还有两个大二学生加入了他们的团队。

  3月25日,"水果到嘴边"正式运营。"嗨,果儿欢迎您的关注!为方便您订购,现在直接发'买水果'就能下单。果儿还提供每日一笑和在线私聊哦。"每个关注"水果到嘴边"公众账号的人都会收到这样一条亲切的问候信息。

  这位可爱"果儿"的"真身"其实是企业管理专业研二的陈聪,一个笑起来甜甜的女孩子。当记者问起是怎么有了创业的念头,她笑着说:"其实一直有想创业的念头,但以前只是想想,没有付诸实践。直到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拍即合,把想法变成了现实。"提出利用微信平台销售水果的是沈东强,陈聪的同班同学。"买水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但是学校门口的水果店价格比较贵,有时候买的比较多,拎到寝室很累。平时比较关注电商这个方面,发现网店的参与度高,但是很少有卖水果的网店。又正逢微信这个网络销售平台比较火爆,我们就决定将微信作为我们的创业平台。'水果到嘴边'就应运而生了。"

  业界良心是竞争资本 亲自严格挑选水果

  "果儿"卖的水果比学校门口的水果店价格平均便宜了2至3元。主要的是因为网络销售不用租金,并且跟进货商协商过,进货价格比较低。"我们两天就去农贸市场进一次货,保证水果的新鲜。学校外面的水果店促销的水果一般比较储存时间较长,而我们只卖新鲜的水果。水果的好品质是我们能跟外面水果店竞争的很大因素。"沈东强说,"变成'果儿'前,才不会挑水果呢。为了小店,特地去学了很多挑水果的知识。以前从不知道光苹果就有好多品种,现在都能分辨苹果是不是真的'冰糖心'了。"

  水果店里的水果琳琅满目,贴个进口的标签,价格就能翻倍。"消费者缺乏分辨水果的能力,容易被不良商家欺骗。我们绝不做欺骗的事,我们只卖我们能分辨真实品种的水果。"陈聪说。"如果有消费者反应对买到的水果不满意,我们会立即送上额外的水果,赔礼道歉。消费者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宣传完善不容易 "果儿们"的成长

  申请一个微信公共账号很容易,但是要做成熟,建立属于自己的平台却很难。"水果到嘴边"正在一步步完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朝着人性化发展。"平台刚推出时只有文字消息,现在基本是图文消息。我们还在研究后台代码,尽最大的努力,把'水果到嘴边'做好。"

  为了推广初生的"水果到嘴边",他们费尽脑子,尝试了所有宣传方法。"发传单那些传统的宣传方式就不说了。我们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创意集市,只要同学们扫二维码,关注我们,我们就送水果。还举办过'夜跑签到送水果'的活动,夜跑的同学来操场签到,我们就送水果。前期宣传的投入比较大,但我们一致认为宣传的投入是完全有必要的。"陈聪说。除此之外,"水果到嘴边"还招募代理员,每两幢寝室楼一个代理员,负责送货、宣传和与顾客沟通。

  创业让生活充实 梦想是让"果儿"更强大

  现在"水果到嘴边"的粉丝数超过千人,一天平均销售50单,每单最低10元。 "水果到嘴边"营业,让原本普通的学生的生活变得异常繁忙。"我都没看过一集电视剧啊。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2:30,没间断过。学习不能耽搁,只能早早地起床背英语,做作业。晚上要和团队开会,想有什么还能完善的地方。想做都能做好的,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陈聪自信一笑。

  "创业都是这样的,充满了艰辛。有时我们预想这样的销售方式,会有很好的反响。殊不知,消费者完全不吃你这套。挺受打击的。不过还是有很多趣事的,比如团队能坐在一起,研究一下午水果的'公母'。很多水果是分'公母'的,像梨、橙子、西瓜。'性别'不同,口感也很不一样。我们把'水果到嘴边'当成事业在努力,希望今后销售的范围不仅局限在浙江工商大学,能拓展到下沙,乃至更大。"沈东强说。(通讯员 黄逸橙)

浙江工商大学"果儿"们的创业梦:让生活更充实 _高校 _光明网
http://edu.gmw.cn/2014-06/06/content_11538933.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