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 陈寿灿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主政浙江时期,高度重视高校德育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了省领导给大学生作思政报告的制度。最近在浙江省考察时,他又重新提及这项制度,并希望浙江省委能够继续坚持。记得他亲自以“同大学生谈人生”为主题,为在杭高校学生上过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他强调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当代大学生们珍惜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习近平还对大学教育提出道德要求: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道德的圣地;大学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学校教育、师德要求以及学生品行等多个层面,对立德树人作出了一系列论断和阐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指导性意义,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具有深刻启迪。
首先,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教育以树人为本。教育归根结底是树人的事业。而树人当以德为先:“德者,才之帅也。”就教育而言,我们所树之人,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所立之德,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2014年12月召开的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高校要加强党的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将高校建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作为高校德育教学,应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言之,应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理论逻辑、教材逻辑、教学逻辑和话语逻辑的复合建构;在“第二课堂”中,发挥大学生党建平台的带动作用,深化对大学生社团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尤其要结合当今网络时代特征,注重创新网络德育的新路径,从而让新兴媒介涵容价值属性,同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得新兴媒介的技术支撑。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教师应该恪守师德,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习近平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要有师德,因为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要做好老师,因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2013年,习近平在向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2014年,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进一步指出,做好老师,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道德情操,三要有扎实学识,四要有仁爱之心。因此,我们应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这支队伍在课堂内外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行者。习近平提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我们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决断选择就是参与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而中国的大学能否立德树人,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行者,决定我们的国家能否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决定中华民族能否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理应通过立德树人,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搭建舞台,勾勒出梦想成真的光明前景,引领莘莘学子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高校要引领大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践行者,引导青年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
http://www.zjjyb.cn/jyb/sixiangzongheng/2015/0610/10726.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