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两大四女生校内创业建花房
她们说 不为赚钱只为情怀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王汝菲 黄逸橙  字体:

崔健有首歌,名叫《花房姑娘》,这首歌唱醉了一代人,而这首歌也在两名90后女生史炯和张乐乐的心中埋下了一颗以花创业的种子。

这两天,如果你路过浙江工商大学油菜花田,你会发现有一间白色小屋,门口写着“花樽与花,生活植物馆”,里面摆满了各式多肉、叶面植物和微景观。这是两位大四学生共同创业的花房。

因为都是“多肉迷”

萌发经营环保花房的想法

史炯和张乐乐是浙江工商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史炯非常豪气,不断招呼着前来购买的顾客,张乐乐相对文气,坐在案前安静不语地换盆栽植。史炯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而张乐乐是平面设计专业。两个性格迥异、专业不同的女生,因为都是“多肉迷”,走到一起开启了创业之路。

“开始我们在创意集市摆摊,后来想在学校设点。”史炯说,她们觉得油菜花田是学校人气很高的地方,开放、通透、阳光,是理想的选址,“学校又无偿让我们在这里建花房,让我们的理想接近现实。”

两人用之前兼职赚的6000多元买来建材,找到建筑团队,自己参与搭建。花房建材用的都是可回收和再利用的夹芯板;花房没有通电,利用自然光照明;进行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浇花。

“植物本身传递了环保和健康,我们也希望将‘环保’融入我们的花房。”张乐乐说,“我们卖的不仅是花,还是情怀。”经过半个月的筹备,今年3月底,她们的花房正式营业。

虽然之前是“多肉迷”,养过不少多肉植物,正式开始创业后,史炯和杨乐乐还是买来专业书籍进一步学习研究种植技术。说起各种植物的养法,史炯如数家珍。她拿起手边的一盆多肉植物介绍:“这个叫‘白牡丹’,需要多晒太阳少浇水,两周一次就好,要是浇得太勤,就要say goodbye了。”又随手指着对面的植物说,像绿萝、薄荷、网纹草这些则要多浇水,每周一般需要两次。

新颖的卖花理念

相约毕业后一起创业

由于没有房租费用和想要回馈校友的想法,她们的售价比一般花店便宜不少,最便宜的只要5元。除了日常开门营业,她们也尝试其它推广方法,比如经营微信公众号,筹划淘宝店,参与社区创业集市等等,但是进入5月份,两人都在忙于准备毕业答辩,无暇顾及,营业两个月以来,粗略统计卖出了一千余盆。

两人都是学设计的,经营中自然会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她们最近在自行设计订制一款竹子造型的花盆。张乐乐的毕业设计作品就是设计了“花樽·花”系列包装袋、logo,名片等。

她们开玩笑地说:“我们卖的不仅是花,还是情怀。”

两人从大一到大四都是好拍档,“基本上是我主外,乐乐主内吧。”史炯笑呵呵地说,两人合作一直很愉快,要说分歧的话,也就是比如进花盆的时候,一个想要价格低点学生易接受的,另外一个想要品质好但是价格高的,“这种情况,我们的选择各种都进些货。”

这么默契的拍档,两人毕业后决定将合作创业进行到底。目前她们正在注册公司。

前些日子,她们联系到的一位乔司农场老板,支持大学生创业,答应为她们免费提供大棚使用。所以5月底开始,她们会在农场进行种植,尝试做多肉植物供货商。

最近二人又参加了一个创业项目展示会,有投资公司对她们的项目感兴趣,正在洽谈合作。当问及理想的花店是什么样子呢?史炯想了想,笑着说:“清新有格调,最好一边可以手工制作陶艺花瓶,一边可以DIY种多肉植物。”

但眼看两人即将毕业,那么,学校里的“花房”怎么办?

“学校市场虽小,但我们不想放弃这间花房,想找到理念一致的学弟学妹来传承,而不仅是一家店面的转让。”目前她们正在寻觅新的接收人。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5-05/26/content_3054431.htm?div=-1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