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被网友吐槽“吃饱了撑的” 却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和BBC的点赞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张晨  字体:

就在前几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4年度的最佳成果,今年的榜单中有个成果挺有意思:“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简单说,就是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这个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不但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相中,还入选了英国BBC(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度科技新闻亮点。

 据了解,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简单又好玩:招募360名学生,将他们分成6组,随机配对玩300轮石头剪刀布游戏,在每一轮中获胜的学生将会获得少量人民币奖励。通过观察学生使用的策略,发现获胜者或失利者习惯使用的游戏策略。

 国内差评如潮的研究

 却获国外专业刊物好评

早在半年前,这项研究就在互联网上火了一把,不少网友认为:吃饱了撑的。这项历时近4年才完成的研究一发布就引来了大量的负面评论,在新浪网的1万余条评论中,只有2%是好评。98%的“差评”主要有两类:一是“没用”,说即使大家掌握了制胜策略,也不会去玩这种小孩的游戏;二是“无聊”,说高校教师搞这种无厘头的研究,纯粹是浪费钱。如此“没用”又“无聊”的研究,为什么得到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和BBC的喜爱?

“作为博弈论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权威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作为专题推荐,还入选了2014年度最佳,这是我们没想到的。”项目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教授说。

至于为什么国内外舆论会有如此差异?许彬教授告诉记者,对于这个问题,查理·普洛特有过一个回答,她很赞同:“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相对而言,美国和欧洲的实验经济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相较于其在中国的发展更加成熟,也获得了更高的认可度,因此,美国和欧洲学界对于这些问题更加敏感;其二,我认为实验经济学之所以有相对较快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和欧洲的这些领域,实验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非常有影响力的项目。我想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一群知名的大学教授

为什么会做一个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研究?

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用200万美元卖给了范伟一样跨世纪的发明——分歧终端器:在一个密闭的桶中,通过石头剪刀布来解决各种矛盾。

不得不说,在日常生活中,石头剪刀布是我们解决分歧的常用手段,非常简单非常常见。

在中国,没有谁不知道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游戏的,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从理论上讲,石头剪刀布是经典博弈论和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模型,是分析许多问题的一个基础框架。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值得深挖。”许彬教授说,这样清晰而简单的例子正是一个分析问题的好切口。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mrsb/html/2015-01/22/content_1886681.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