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毛望星,到非洲孤儿院做志愿者

来源:浙江在线  字体:

    “AIESEC浙大”,一个全球高校学生独立运营的非营利性国际青年组织,专为有意向出国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供服务的一个平台。在下沙大学城有一位女大学生,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去了非洲孤儿院做志愿者。她就是毛望星,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7月初,毛望星从上海出发去非洲,开始了两个月的志愿之旅。前不久,记者与她取得联系,她分享了自己在非洲的故事。

  推出公益微信平台,为当地孩子募集捐款

  毛望星是家里的独生女。与同龄女孩一样,喜欢文学、广播、音乐、看剧,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很喜欢帮助别人,有一个做志愿者的梦想。

  这次是她第一次去非洲,也是第一次要离开父母那么远。她告诉记者:“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将会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去非洲做志愿者之前,毛望星还推出了“tansang2014”微信平台,发起了“Give me five ”(给我五个手指的力量)公益计划。这项活动获得了同学、朋友以及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截止目前,她已经为自己的这次坦桑志愿之旅募集了5000多元。

  来到非洲,毛望星和其她四位同样来自中国的女大学生一齐被安排到了坦桑尼亚一座叫达累斯萨拉姆的城市,在那里的两家孤儿院为孩子们提供志愿服务。

  面对130多个孩子,非常忙碌但很快乐

  坦桑尼亚与杭州相隔五个时区,来到完全不同的国度,难免有些不适应。“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需要更快去适应。”毛望星说,炎热的天气、简陋的环境、没有网络、伙食差异等等困难都是她需要去适应的。在新环境中生活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她要去的第一个孤儿院有130多个孩子,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教室里,都是2到6岁的孩子,他们大多没有父母或者父母远在外地,白天被“托管”在孤儿院,晚上再回各自的亲戚家。

  每天中午,孤儿院的孩子们就会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在简易棚里排好队伍,先由志愿者们教孩子们洗手,再依次给孩子们打上饭菜,饭菜很简单,米饭、包菜丝和一点点豆子,但孩子们吃得却很开心。

  因为毛望星读的是英语专业,所以在当地的孤儿院,毛望星被分派要教一些简单的英语和数学等等,还会教孩子们洗手、用勺子吃饭等一些生活卫生习惯。这些看似容易的事,做起来非常费劲。“喧闹的教室,粘潮的汗水,卫生环境差,这些都是我们在志愿者时遇到的现实问题。

  毛望星说:“这里有很多等待帮助的孤儿院和孤儿,我不知道非洲的其他地方会怎么样。现在我们靠简单的英语和孩子沟通,教育他们,和他们交心。但需要做的还有好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

  定期更新微信平台,与朋友们分享体验

  “遇到困难时我们感到无力和彷徨,同时也感到欣慰和幸福。每天看到孩子们脸上朗灿烂的笑容,就瞬间融化了在这片陌生土地所有的不安和局促。”毛望星说,无论多么疲惫,每当离开达累斯萨拉姆,坐上回大城市的渡轮时,她都会看看晚霞,看看天上成群飞过的白色飞鸟。这可能是做志愿者期间唯一和风花雪月相关的事情。

  “我在坦桑,一切安好。愿所有人七夕快乐!”这是毛望星近日刚更新的状态。她总会将自己在坦桑看到的、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也会在她的微信平台“tansang2014”不定期更新。

  她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以后老了,再回头看看,会发现年轻没有留下什么遗憾。旅途还在继续,期待有更多的精彩。”

  在毛望星的家乡,父亲时刻和女儿联系着,还经常给女儿出主意,去帮助更多的人。

  “作为父母,没有什么过多的担心,女儿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对她是一种极大的锻炼,也是增加她人生阅历的很好机会。”毛爸爸说,让儿女独身去非洲。他和妻子想过很多,也担心很多,非常不舍。但这是女儿想做的,我们就给予支持。“很高兴看到她身上的那种社会责任感,我们为她感到骄傲。”

  还有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毛望星就回国了。她爸爸准备在她回家的时候一起出去好好吃顿大餐,犒劳一下女儿。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