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因水而兴,以水为魂,出得繁华,入得幽静。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浙江仍是一个水资源充沛的大省,然现状却并非如此。浙江省人口众多,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十分有限,加之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些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人均可用的淡水资源更是紧张。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节约用水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坚决杜绝浪费水的行为。
在这落雨纷纷的梅子时节,顺应当下“五水共治”的主题,2014年6月24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围绕“治水在心,你我同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第一个活动项目——调查浪费水的十大恶行。
活动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分别在地铁一号线,公交站,西湖博物馆和西湖几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对市民进行生活中有关水资源浪费行为的采访,并进行详细记录。市民朋友们大都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浪费水的行为,如:用完水后水龙头不拧紧,水管破裂不及时修理,矿泉水没喝完就扔掉等。在这次的调查中,有些市民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如平时洗澡时间过长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的确诸如此类的生活小细节也造成了水资源极大的浪费。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们一方面了解了很多浪费水的行为,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生活中节水的小窍门。比如:拿拖地的水浇花,拿洗衣的水冲厕所等等。不过,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市民朋友还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留意水资源浪费行为的情况。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值得反思,尽管关于节水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片有很多,但是要真正化口号为行动,落实到每一个人,仍然任重而道远。尽管节水之路道阻且长,我们不能奢望在短时间内就根除所有浪费水的行为,但是也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我们人人都从点滴做起,锲而不舍,相信积沙终能成塔,积水终能成渊。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发展之基。因为,有了水的滋润,浙江加快发展,活力大增;因为,有了水的浇灌,浙江的环境实现了山常青、水常绿、花常开;因为,有了水的养育,浙江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创建节水型社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环境、是动力,更是一种习惯、一种品德,拥有这种品德,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ztzj/wsgz/xgzx/T489990.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