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十一五”科研规划
发布日期:2007-01-19 字体:大 中 小
-
1月17日下午,副校长张仁寿主持了校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中心”)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中心”2006年工作,讨论了“十一五”科研规划。“中心”校内全体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勇军对2006年“中心”工作做了总结。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中心”校内研究人员获得了3项国家级课题;在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篇,出版著作5本,在流通产业管制和专业市场发展等研究领域已经开始确立起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中心”与我校统计与数学学院共同承担的商务部课题《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编制方法研究》受到了商务部薄熙来部长的高度重视;参与了浙江省经贸委《2006浙江商贸发展报告》的编写;承担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柯桥中国轻纺城、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百荣世贸商城发展战略研究和多项电子商务方案设计课题,共获课题合同经费350多万。郑勇军常务副主任参加了商务部义乌调研组和由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主持召开的“2007年度内贸工作座谈会”。这说明,“中心”在服务商务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政策研究咨询工作方面已经取得可喜进展。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方面,与杭州市贸易局合作举办了“中国商贸国际论坛(2006):国际化与企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市场协会和义乌市政府合作,承办了第五届民营经济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学术研讨会。“中心”出版内部刊物《塞博信息》4期,在图书资料和网站建设方面也开始步入正轨。去年4月,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袁振国一行莅临考察后,曾给予基地建设工作很高评价。
围绕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商贸科研基地、学术交流基地、信息资料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咨询服务基地等五大目标,郑勇军常务副主任就教育部要求制定的“中心”“十一五”科研规划的指导思想、定位、目标和主要举措向与会研究人员作了详细介绍。
与会人员对“中心”2006年工作和“十一五”科研规划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副校长兼“中心”主任张仁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部在我校设立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是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中心”正式运作一年多来开局良好,取得的业绩是可喜的,我们的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中心”升格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将继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中心”要在进一步加强所属研究所建设、加强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加强与商务部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加强标志性学术成果积累和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继续进行创新性探索。
(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供稿)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