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学校在下沙校区综合楼九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智库建设专题论坛,特邀智库专家演讲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会议由苏为华副校长主持,各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校级科研机构及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科研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南京大学是国内高校智库建设做得较好的高校之一。会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月清教授认为高校要做好智库建设首先是要整合校内力量,重点打造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的高校智库。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出前瞻性、预判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智库成果。第三,要着力机制创新,先试先行,特事特办,全力扶持智库机构的良性发展。高校智库要达到特、专、精、优的理想目标,必须要突破一些体制和机制的壁垒,也要改变原有的惯性思维,这就要求高校在政策、机制方面全力保障智库的运行。南京大学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给了与会者很大的启示,倡导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以绩效为杠杆的科研组织方式,注重激发智库活力和工作实效。同时,个别机构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机构,这也是南大智库建设的尝试。
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教授从智库发展历程、专家团队、运营模式、主要成果、发展规划等五方面介绍了紫金传媒智库。紫金传媒智库汇集政府、学界和媒体三方力量,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时时跟踪舆情,把脉社会心态、问诊社会问题、预警社会风险和建言政府决策。自成立一年多来,已陆续重磅推出系列成果,在高校智库中脱颖而出。
最后,苏为华感谢两位智库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认为南京大学关于智库制度建设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指出,学者不仅要有对学术的追求,更要有信念追求、社会责任追求。我校很多学科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比如工科学院所做的一些技术层面的科学研究可以与法学、公共管理等其它相关学科合作,最后上升为社会公共政策。要充分发挥我校现有学科优势,将我校“工商融合”理念借助智库平台,将学科有效整合在一起,积极建言献策。苏为华指出,学校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工作,希望各学院都要思考一下所属学科能为智库建设做什么,如何做。新型智库建设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是机遇,是信任,也是责任和压力,尽管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尤其对从事智库建设的广大专家而言,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奉献,希望大家协力同行,做好我校智库建设工作,在即将开展的省级智库建设中取得成效。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