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浙江省法学会浙籍法学家研究会2017年年会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浙江省法学会理事会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牛太升,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籍法学家研究会会长陈寿灿出席大会。来自省内外十余所高等院校、法学研究机构及司法实务部门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浙江省法学会浙籍法学家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陈寿灿连任研究会会长,冯仁强、李安、张建明、胡铭、黄兴瑞、傅国云、魏新璋当选为副会长。
牛太升对新一届理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在充分肯定研究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其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他希望研究会进一步结合法治浙江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法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法治表述”“供给侧改革的法治化”“浙江自贸区的法治保障”“行政法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法治浙江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陈寿灿指出,在过去的五年中,浙籍法学家研究会通过对浙籍法学家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结合浙江省的法治建设,将实践经验理论化,为今后法治浙江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了浙江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他表示,研究会将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落实省法学会的指示,密切关注法治浙江建设的现实问题,携手浙籍法律人,为法治浙江建设献言献策,发挥好法治浙江建设的“智囊团”作用;通过对浙籍法学家成长的规律及其机理的探索,寻求法学人才的培养之道,为法治浙江提供人才保障。
会上,张雪樵作了题为“现代科技视野下的司法工作”主题报告。他指出,现代科技能够有效地提升司法办案质量,但如何将司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仍是当前的一个难点问题。他还就现代科技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管辖权冲突,各试点之间的数据联通和协调,以及相关发展对高校法学教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强调“人民的满意”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探索必须确保人民满意的社会效果。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