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大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发展》为题,在下沙综合楼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校党委副书记任志国出席报告会,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彦平主持报告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马哲与思政专业研究生、青峰人才学院学员、校学生会干部和各学院党校学员代表近400人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前,任志国代表学校聘请徐大可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并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情况。徐大可表示,非常荣幸成为浙江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将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工作,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回应高校师生关注的各类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努力。
徐大可首先对“十三五”规划作了解读。他指出,“十三五”规划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的五年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五年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新理念,这不仅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更是具体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和谋篇布局。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新发展理念引领的五年规划,也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年规划。
徐大可强调,经济新常态是提出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要把对新常态的认识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上来,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徐大可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出发,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为广大师生解读了浙江如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指出,浙江“十三五”期间将从重点补齐改革落地的制度短板,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大发展短板,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量大民生短板等六大短板,建成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县县全面小康、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全面小康社会。
徐大可的报告脉络清晰、见解深邃,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读,描绘出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将有助于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十三五”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