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精准判断,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中还专门用205字强调了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这些内容正成为高校学生热议的焦点。
一、重视青年——从梁启超到习近平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彼时我国正处王朝末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而梁启超此文却一反哀风,以振聋发聩之声大呼:“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如今物换星移,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所提的观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毫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对青年一代在实现中国梦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始终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在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主题团日活动上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17年5月3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贺信、回信等40多篇重要文献,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习近平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在习近平同志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浓缩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更饱含深情和寄望。
二、关心青年,努力搭建青年人生出彩的舞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多个层面提出了要创造有益于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实施相关的社会政策:
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完善,将会使更多青年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有效地提升中国青年的文化素质。
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提出了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在住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政策,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和正在努力打拼的青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为青年营造出适宜的生活环境。
三、青年应担当新使命,共筑中国梦
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报告对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谆谆嘱托,为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青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广大青年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此,广大青年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新时代中国站在了历史的新高点,青年也应该有更高的使命感和更高的追求。远大的志向是青年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周恩来总理在中学时就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少年时曾吐露心声:“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无数的伟人成功者的事例,都启示着青年要志当存高远。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青春理想。广大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志向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在新时代的广阔空间里,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三)广大青年要脚踏实地,创新奋斗。这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好的时代。在青春遇上新时代的美好岁月里,作为大学生的青年,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给自己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小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只有这样,青年在奋斗的同时才能够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增强创新的意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和灵魂。信息时代的来临,创新意识能让我们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个新时代承接着党和中国人民建设祖国的历史,通向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这个新时代与你我息息相关,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广大青年应在新时代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金梅)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