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蓓燕 通讯员 王汝菲 李建成)“希望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家能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让依法治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阳关大道。”“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连日来,我省教育系统师生借助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并通过召开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学习全会精神,“依法治校”成为热议的话题。
宁波大学及时组织师生收听收看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相关报道,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该校党委书记郭华巍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法治中国”新时代,将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学校将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理念,制定好《宁波大学章程》,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制度体系,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郭华巍说,学校会于近期内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努力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实行依法治校,一方面是指大学必须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大学必须完善自身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对“依法治校”有着切身体会。学校近年来制定了《听证制度实施办法》,并设立了全国高校首个听证大厅,明确学校及管理部门在制订和实施有关规定,或作出有关决定之前,应由校听证委员会组织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和建议,这项制度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近期,该校还计划在学校官方微信上推出微信版“听证大厅”,届时,师生可以在手机端申请听证、报名听证会、查询听证信息,以此使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国明告诉记者:“‘依法治国’具体到高职院校,就是加快建立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石东坡认为,大学是法治的受益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落实依法治校,需要尽快把法制教育纳入大学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并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后备力量。
为了让广大师生及时关注和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动态,我省各地教育局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和学习。台州市教育局局长戴冠福表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全市教育系统而言,要在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上有更大作为,要树立强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制观念,全力支持和推进全民法制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绍兴市柯桥区教体局机关从这个学期起建立了周一夜学制度,每周一晚利用一个半小时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政治学习。该区教体局同时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加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力度,提升校长依法科学治理能力。衢州市引导机关干部在学原文、学原句的基础上谈学习体会,并结合岗位职能谈下一步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学校发挥课堂的作用,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五落实”。江山市借助青年干部培训班、学校校本培训、教研组活动,全力帮助教师强化知法守法、懂法教法等法制教育的素养和技能,同时要求学校优化法制教育的育人环境,主动与其他部门单位联合举办多形式的“法治进校园”活动,着力提升校园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http://www.zjjyb.cn/jyb/yaowen/8066.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