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浙江工商大学首批30多位教师顺利办妥下沙高教园区青年公寓租赁手续,陆续入住。
和该校诸多工作一样,这项租赁工作自始至终不是由某个部门或领导单独决定的,而是依“法”进行。“因为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我们根据《浙江工商大学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就学校《下沙高教园区青年教师宿舍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举行了听证会,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该校公共事务管理处处长刘奇说,会上教师们畅所欲言,他作为制文部门代表,当场作解释和回应。会后,相关部门将意见整理后交校长办公室,再正式发文实施。
制度基础是“一个意见、四项制度”
“依法治校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确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学校管理者的行为才能受到约束和监督,才能做到‘有制度无例外’,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人治’现象,从而更好地维护师生权益。”该校校长张仁寿说。
为此,该校从制度建设入手,迄今已推出了“一个意见与四项制度”,奠定了该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制度基础。其中,一个意见是《中共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依法治校的主要目标。四项制度分别由4个文件所确立,即《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确立了区分规范性文件与执行性文件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法律审查制度;《听证制度实施办法》确立了对学校重大事项和对师生不利处分适用听证的制度;《合同管理办法》确立了对学校各类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校内教职工争议裁决办法》确立了校内有关纠纷的自我解决机制。
该校多年的依法治校实践表明,“一个意见、四项制度”规定了开展各项工作的规范程序,可操作性强,切实推动学校管理部门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进一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必要的程序意识。
组织保障+四大举措:确保“良法之治”
依法治校是个复杂工程,其有效推进离不开高效的组织保障。为此,浙商大专门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构,其中,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是依法治校工程的“总设计师”,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校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并分管具体工作;法律事务室处理重大法律事务,综合推进依法治校;由法学院专家教授组成的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还成立了听证委员会和校内争议裁决委员会专家库,由师生代表和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此外,浙商大还设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听证大厅。
从本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制定文件要慎重,执行政策要坚决,处理纠纷要公正,签订合同要专业”的原则,浙商大选择了“文件合法性审查、听证、争议裁决、合同管理”四大领域为实施依法治校的重点突破口。
“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是“有法可依”的延续和深化。“有规定不等于合法”,学校管理文件不能与上位法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也不能有重大疏漏和缺失。该校在2009年对历年文件开展全面清理,共废止规章制度120余项,补充制订和修订50余项。2011年又对全校300余项管理制度进行了分类整理,形成《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制度汇编》,并根据情况定期增删,形成了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不仅使依法治校“有法可依”,而且确保“良法之治”。
在关系师生重大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听证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和直接体现。这一制度在该校实施5年来,先后举行过11次听证会,内容涉及办公用房分配、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修改等重大内容,参加人次累计超过1000人。其中,有两起针对学生不利处分的听证,改变了原处分决定。
该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校内争议裁决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对于员工与学校在内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教职工抽签组成学校裁决委员会独立对争议事项进行公开裁决。校内争议裁决委员会受理首起案件是针对某教师对学院年终奖金发放存在争议,要求补发及银行同期利息的请求,裁决委员会严格按程序进行裁决,最终决定适度补发,被媒体誉为“国内高校校内仲裁第一案”。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高校有很多经济事务,日常工作涉及大量合同。为规范合同管理,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学校对合同的订立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并由法律事务室加以审核把关,有效避免了各种风险。每年审核的各类经济合同超过100份。
内在精神: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依法治校始终要围绕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建立在充分尊重个人发展的基础之上,与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该校党委书记蒋承勇说。
除了教代会这一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这一主要载体,该校还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实行师生无理由“约谈”校领导制;在学校食堂设立了“校领导与师生共餐区”;实行师生来信,校领导回函制等。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会议制度,浙商大推出周一无会日、会议限时制、每周会议提前公布制、校领导每周活动公布制、会议纪要公开制等,以满足广大师生知情权及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学校管理人性化、民主化还体现在无微不至的细节上。比如,准许出租车换牌入校、推出财务“零距离服务”、“无间歇服务”制等,都是根据师生反馈并针对校园生活中的“小问题”推出的为师生带来“大实惠”的举措。
依法治校推动了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维护了广大师生合法权益,提升了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营造了良好的民主和法治文化氛围。该校校务公开工作曾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因实行精细化管理,被评为“全国高校节能先进集体”;因实行“阳光收费”,连续7年被省物价局列为“年审免检单位”;因深化校园综合治理,连续4年被评为省高校“平安校园”等,该校还成为我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学校。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