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光校长出席国际社会发展联合会第14届国际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5-08-17 字体:大 中 小
-
国际社会发展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Social Development,ICSD)第14届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2005年7月30日在巴西累西腓市举行。由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祖光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张敏杰教授等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近400人,他们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讨会的主题是“社会需求,全球应对:创造性的社会发展通道”。
张敏杰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的报告,受到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Alberto Godenzi 教授的高度评价。
胡祖光校长于7月26日下午2点到达累西腓宾馆,随后立即赶赴会议中心,出席为2007年中国会议举行的多方协商会议。(这里有一个插曲:张敏杰教授注意到7月25日开幕式上,累西腓(杭州的姐妹城市)市长曾到会祝贺,并发表了讲话,但他在离开会场时并无联合会的要员陪送。但是,当胡校长到会场时,联合会主席等6人在并不知道胡校长什么时候到达的情况下已在电梯口迎侯多时,表明了他们对此的重视)。
会议闭幕式上,联合会主席Frank Raymond 教授宣布国际社会发展联合会第15届国际研讨会将于2007年7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杭州由浙江工商大学承办,会议主题是“在一个冲突的世界中寻求社会和谐与促进社会发展”。国际社会发展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行了14届大会。其中1980年在香港,1982年在英国,1984年在加拿大,1986年在日本,1988年在芬兰,1990年在哥斯达黎加,1992年在美国,1994年在斯里兰卡,1996年在葡萄牙,1999年在南非,2001年在土耳其,2003年在印度;2005年在巴西。由于中国的崛起与发展,选择中国作为2007年大会召开地反映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
本届会议的巴西主席Ana Cristina de Souza Vieira 教授与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祖光教授举行了交接仪式;胡祖光教授在大会上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省杭州市,并向全体与会者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公共管理学院张敏杰 供稿)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