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冬”到“暖春”:论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研究员走进我校百家百科讲坛

发布日期:2008-05-14   字体:

应我校日本语言文化学院邀请,5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日本史学专家武寅博士走进了我校 “百家百科讲坛”,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校党委副书记廖曰文教授主持讲座。 武寅研究员认为,中日的关系是立体的、交叉的、国际的,面向未来的。她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历史。从50年代的日中友协的建立、80年代日本天皇的访华,到80年代中期日本首相首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开始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一度进入了严冬时期。而2006年的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的北京之旅、2007年日本当任首相福田康夫的访华则为两国关系的破冰、融冰。近日,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进行了 “暖春之旅”,此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武寅研究员认为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来看待中日两国的历史与未来。武寅博士的演讲诙谐幽默,见解独到,激发了在座师生对中日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武寅,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主要学术成果:《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日本在推行对华政策中与西方列强的关、《日本史概说》(译文)、《战争责任论的展望》(译文)、《日本模式的建立》(译文)、《从国际政治思想史看21世纪的世界与日本 》(译文)等。 (日本语言文化学院/供稿、摄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