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第一书 我校出版社首批5万册图书捐赠灾区
发布日期:2008-05-20 字体:大 中 小
-
5月6日,我校出版社挂牌成立,5月18日,出版社第一书——《灾后心理自我调试手册》问世,这个速度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因为,按照出版社的工作计划,首批作品是预计在9月份出版的。
48个小时之内,书稿撰写工作完成——72小时之内,编辑、校对、排版工作完成——90小时之内,图书正式出版,首批5万册图书交付当地慈善组织,运往灾区。
当看到媒体关于灾区人民极度需要灾后心灵辅导的报道,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决定结合行业特色,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灾区人民。为了以最快速度推出图书,抢在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最佳时机内让灾区民众看到,出版社打破常规,全速运转起来。从选题确定当晚开始,便启动联系作者、选题申报、编辑书稿、排版印刷、运送渠道、接收赠送的慈善单位等所有环节的工作。
学校党委书记胡祖光教授认为,“我们有责任疏导受难的人们,尤其是让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接纳猝临的灾难,坚定活下去的信念,从容应对未来被改变的人生命运,摆脱黑暗的阴影,走出心理的重大危机。”
为了保证内容质量达到最佳,出版社请国家卫生部应急专家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心理危机干预第一人赵国秋教授作为本书的顾问,由国家心理咨询师彭何芬老师作为本书主编。在出版社善举的感动下,主编表示愿意免费提供书稿内容,并连夜拿出了写作提纲,组织写作班子进驻出版社。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获悉后,高度重视,陈克韶副局长亲自牵头,协调印刷管理处有关人员审时度势,为本书的顺利出版赢得了宝贵时间。浙商大出版社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工作,撰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装订、慈善组织联络与送书,各个环节一气呵成。
“书本抢在灾后第一时间出版并立即启运灾区免费赠送,既代表了浙江工商大学师生对于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也代表了浙江出版界以实际行动表现爱心与责任。”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克韶称赞,“这个刚刚出生尚未满月的新生儿,第一本书就向人民交出了一分满意的答卷,也是她最好的出生礼物。相信它将能给劫后余生的灾民及参与抗灾抢险的人们提供不少切实有效的心理抚慰,成为治疗受灾者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
《灾后心理自我调试手册》作者具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在建构全书的篇章结构及行文时充分考虑到受灾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内容分为心理情绪篇、应对篇、求助方式篇、信念树立篇和附录等5个章节。书中也提供了大量在灾后出现心灵创伤后可以寻求救助的途径,并特意编排了多个灾后自强自立、助人自助的故事,以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慰籍,从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出版社、宣传部、校办/供稿,出版社/图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