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价格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年第9期“工作研究”专栏以《做好教育收费工作,努力营造和谐校园——浙江工商大学教育收费工作卓有成效》为标题全文报道我校教育收费工作。原文转载如下:
做好教育收费工作,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浙江工商大学教育收费工作卓有成效
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的稳定,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在规范教育收费,维护学生切身利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被省物价局、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高校“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的唯一试点单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收费治理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浙江工商大学十分重视解决大家对教育收费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为严格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和规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认真组织校、院(部门)两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收费的政策和规定,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狠抓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使大家形成了六点基本共识:一是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教育收费工作作为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个重要问题,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并切实抓好;二是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做好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去认识和把握,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加强制度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四是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和完善以主要职能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分工协作,合力推进;五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阶段性的明显成效推动治理工作不断深入;六是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收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学校对上级有关教育收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在思想上是高度重视的,在行动上是坚决有力的。上级召开的有关教育收费工作会议或颁发有关教育收费工作的文件,学校都要召开相应的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例如,2005年5月9日,教育部等三部委下发《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学校领导态度鲜明,立刻要求相关部门根据通知规定对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与之不符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建立了新的学生补考及重新学习制度。同时,为彻底解决原管理办法下部分学生考试不及格未补考的遗留问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经过多次协商,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中和第二学期初,分两次对以前学期考试成绩考试不合格的3000多名学生,重新组织了300多门课程、4000多门次的补考,对经补考后成绩合格的学生,学校当即退还了重新学习学费共35.59万元。浙江工商大学贯彻执行上级规定和努力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行动,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健全收费监管体系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学校的收费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了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财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学院积极配合,纪委、监审部门全面监督,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体系,这是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做好教育收费工作的组织保证。
学校的收费工作一直由校长主抓,分管教学、纪检工作的校领导协抓。学校专门成立了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有关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收费工作的领导,实现学校教育收费体系的高效运转和协调配合。同时,学校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开展的“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的要求,对教育收费组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一是成立了学校收费监督小组,由学校监审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团委负责人任副组长,学校专职收费人员、校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学生权益部部长及各学院学生代表为成员,负责对学校收费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并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广泛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使学校的收费工作走上合法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轨道;二是成立学校价格收费咨询室,隶属财务处,负责教育收费政策的日常解释和咨询,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三、强化措施,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
浙江工商大学严格执行国家及省的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和规定,同时,围绕收费工作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确保国家的收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一)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收费政策,严格按照规定收费
近年来,国家及省有关部门陆续下发了有关规范教育收费方面的文件,对高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严格按照这些政策和规定做好各项收费工作,确保所有的收费项目合法合规:一是对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学校从未擅自、变相提高过收费标准或扩大过收费范围,学校也没有违反国家及省规定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赞助费、捐款、转专业费、点招费、定向费、扩招费、建校费、毕业生就业指导费、论文指导费、论文答辩费等行为;二是由学校统一代办的费用仅限于运动服装费、体检费、床上用品费,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有关部门或学校后勤服务机构统一代办,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学生代表参加招标),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保证质量,义务服务,让学生从中得到实惠;三是对校内服务性项目的收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清理,做到不该收的坚决不收,近年来,学校先后取消了心理建档费、试读费、卡证工本费、公寓服务费等29个(其中面向学生的是25个)收费项目。
(二)认真执行收费报批和许可证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收费。
浙江工商大学先后出台和修订了《浙江工商大学学杂费收费管理办法》、《浙江工商大学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浙江工商大学票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收费报批和收费许可证制度。浙江工商大学按照教育收费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将各项收费均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上缴学校,所有收费项目均购领和使用由省财政厅监制的正规票据,并对收费票据的购入、领用和核销实行严格管理,没有“白条收费”和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同时,学校财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对学校取得的收费收入,做到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并严格按照省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统一安排和使用教育收费资金。另外,学校坚持按照国家物价收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从2006年秋季开始对服务性项目的收费实行收费备案制度,做到先报批备案,后收费。学校监审部门负责对全校的收费情况实施严格的监督。
(三)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大力实施阳光收费。
浙江工商大学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主要措施有:对于新生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依据在当年的招生简章及新生交费须知中予以详细说明,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以保证社会、家长和学生有充分的知情权;按照《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方式制作收费公示牌,分别设置于各校区门口的公示栏、财务处及新生报到现场,并通过校园网对学生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以及收费投诉电话等内容予以明确公示;2006年起,在校园网设立“价格服务进校园”专栏并将学校财务网站与省物价局链接,宣传教育收费政策,公示价格服务内容;将校代办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标准、内容和依据在相应的部门或服务场所进行了公示,以增加收费工作的透明度,公开接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监督。通过大力实施阳光收费工程,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保护了广大学生及学校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以人为本,服务创新,做好学生收费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收费工作的效率,方便学生缴费,浙江工商大学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寻找更好的解决途径:一是2001年起,学校采用工商银行代收学费系统收取学费,学生可以通过银行网络在家门口实现就近缴费,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提高了收费工作效率;二是学校财务部门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在每年的新生报到现场,安排专人到各学院报到点办理缴费事宜,实行“一站式”服务,以减少缴费环节,并采用“先报到,后打印票据”的做法,缓解了缴费现场的压力;三是为简化收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现金交易,2006年4月起,学校通过校园一卡通平台对校内收费项目实行POS机收费;四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争取各部门及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学生的缴费意识,并开通收费咨询热线,解答学生缴费咨询,指导办理缴费事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学院、部门大力支持,学生积极配合,浙江工商大学连续11年学生缴费率均超过99.50%,居省内高校前列,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内高校同行的肯定,这也是学校推行“子女战略”,学生爱校回馈的具体表现。
五、关爱学生,奖优助困,建立助学保障体系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交费难问题,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浙江工商大学不断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助学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学校财务、学工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紧密配合,以多种方式减轻学生的缴费压力:(1)每年按照国家规定从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和设立学生奖贷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学费的10%),用于学生的奖、助学支出,减轻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学校近三年共提取奖、助学基金5318.18万元,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共4837.7万元;(2)提高学生奖学金的覆盖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3)积极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银校合作,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这是解决学生缴费困难的一条主要途径。学校2002至2008年分别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4.84万元、247.93万元、98.05万元、600.59万元、524.53万元、411.85万元、393.81万元,六年共计2541.6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缴费压力;(4)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另外,学校每年还在新生报到现场开通“绿色通道”,允许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先报到,后缴费,暂缓入学的燃眉之急。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秋季以来学校新生中累计已有992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报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赞扬,2006年9月《光明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多年来,学校的奖、助学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今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切实做好收费工作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有关部门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教育收费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在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规范教育收费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2008年连续六年被省物价局列为“收费年审免检单位”;2002—2008年连续七年在省物价局收费年检中被评定为“合格单位”;2003年,经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批准成为省属高校首家学分制收费管理试点单位,2005年,被批准成为省属高校首家全面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单位;2006年,被省物价局、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高校“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的试点单位。2007年4月,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试点高校” 荣誉铜牌。
高校教育收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积极探索,进一步促进教育收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