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亚与世界”高端论坛在我校召开

来源:东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4-11-22   字体:

11月15日,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主办,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和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协办的第二届“东亚与世界”高端论坛在我校下沙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此次高端论坛主题为“十年后的东亚——东亚政治、经济、文化走势分析”,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的高层智库专家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权威学者聚集杭州,直面当今的东亚局势、梳理历史脉络、预测未来走势,共同擘画2025年东亚发展愿景。

校党委书记蒋承勇会前接见会议代表。省社科联副主席何一峰首先在开幕式致辞,他对东亚研究院成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首场重头学术活动表示祝贺,同时冀望东亚研究院立足浙江、放眼世界,以基地为平台,加强学术研究,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助推浙江的发展。副校长陈寿灿在致辞时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东亚局势,科学研究应未雨绸缪,会议的召开十分及时,希望东亚研究院坚持有特色的研究发展道路,全体师生应不断进行学术积累,不断开拓学术领域,为促进东亚共同发展尽心尽力,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由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武寅研究员以“未来十年后的东亚”为题做基调演讲,她具体分析了朝鲜半岛、领土争端、区域合作三个影响东亚发展的因素,指出十年后的东亚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东亚地区仍将以中日矛盾为主,中日关系将决定整个东亚的走向。接着是中日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汤重南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李薇所长,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张焕利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董永裁研究员,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基地首席专家刘江永教授,分别以“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未来十年东亚合作的关键是形塑身份认同”、“积极主义是安倍外交与安全招牌”、“日本政治右倾化与军国主义”、“习安会晤后的中日关系”为题做主题报告。

论坛后半程,由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基地方向带头人杨栋梁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姜跃春所长,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金柏松研究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徐启新先生,分别以“东亚时局与我国的对策”、“亚太区域经贸合作趋势及中国的政策选择”、“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东亚战略”、“习安会后的中日关系展望”发表主题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基地学术负责人及首席专家王勇教授最后发言,他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东亚经验与教训”为题,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应认真总结中国文化传播的东亚的成功经验,积极汲取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沦为“文化孤儿”的历史教训,积极建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东亚模式。

在综合讨论环节,我校师生与刘江永、李薇、杨栋梁、金柏松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就钓鱼岛、中日韩三国各自的身份认同、东亚的货币统一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互动与探讨。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现场听众反应热烈。

论坛最后由汤重南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会议虽短,但内容丰富,亮点频现,收益颇大,启发良多;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如怎样处理好中日关系,避免做对中日关系无益的事;只有通过一代代努力,才能真正创造和平的东亚。

本届高端论坛,国内相关领域诸多顶尖学者发表了富有创意的高水平报告,通过基调演讲、主题报告、综合讨论、现场互动等各个环节,使与会人士对十年后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走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达到了本次论坛的预期目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