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潭:在校生活普通而平凡,却让我受益一生

字体:

记忆中的浙商大

经过沸水激荡,浸出沁人芬芳,一杯茶,正是岁月的洗礼造就了它的历久弥香。曾经的美好虽随时光消逝,回忆却让人铭记,也只有回忆是最美的。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品读会7709班张德潭校友关于商大的美好回忆。

商大两年  受益一生

母校110周年校庆,会计学院发起了“我和我的TA——致敬母校110周岁”征文活动,罗书记约我写点什么。细细回想,在校两年学习,生活都是普通而平凡,既没有特别突出惊人之举,也无特别的生活花絮,但就是这平凡的两年学习经历,却对我以后四十多年的生活、工作无时不刻的产生着影响——商大两年,受益一生。

恢复高考,获重新上学机会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校招生,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使我有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我是1970年毕业的初中生,上学的初中也非普通教育系列初中,而是公社新办的农业中学。当时教育资源十分稀缺,能上高中的寥寥无几,我在初中阶段尽管学习成绩也算得上优秀,因我的二哥是金华一中的“老三届”,家里已有人上过高中,村里仅有的一个上高中的名额显然与我无缘,而是要让“三代”没上过高中的贫下中农家庭优先入学。1970年至1977年七年多的时间,我与农村其他青年人一样,从事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农村所有的重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也当过短暂的代课老师,生产队会计。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而且实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消息一公布,对我来说是无法形容的喜讯,使我看到了重新上学的希望。

高考的机会展现了,但要抓住机会取得成功,对我而言又是如此艰难。一是学历低,参加高考的绝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有学业扎实的“老三届”,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应届生,而我仅是一个农业中学毕业的初中生,且已在家务农七年之多,要在千军万马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中争先占位就需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二是高考前跌入在建的二米多深的沼气池,右手手腕骨折,从手掌到小手臂都上了石膏,手不能握笔,我的复习在手不能写,凭眼睛看、脑子记的情况下进行。三是初中没有化学课程,而考试科目中有化学内容与物理合并为一个考试科目。凭着死记硬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记住了化学课教材的主要内容,自我感觉,化学部分考试中得分率应该比较满意。

1977年的高考应该说是过关斩将。因积累的历届考生很多,县里首先举行资格考(初试),合格者再参加统一的正式考试,而后按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体健、政审名额,最终才是录取。记得初试时,语文卷有一题是默写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诗我没学过,但这首诗的歌我听过,也能哼几句,考试时心里哼着这首歌,竟然默写出来了,自己判断除了个别标点符号有误外,其余应正确。从初试到正式录取这段时间心情是特别的紧张,每过一关,兴奋之后是紧张、焦虑和期待,直至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是一生中最为激动和兴奋的时刻。

缘分巧合进入浙江商校

在填报入学志愿环节,一是对学校、专业了解甚少,二是只要有学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什么地方都可以。目标非常简单。在农村生活中,当时公社有一个农技员,负责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防治工作,我想这是一项好工作,第一志愿就填报了“金华农校”,另外,供销社有几个营业员听说是从商校分配来的,感觉做营业员也挺好,另外生产队担过会计,第二志愿就填报了“浙江商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会计专业”,后来竟然被第二志愿的浙江商校录取了。

收到通知书时,能到省城杭州上学,非常兴奋,但也有为什么金华农校没有录取我感到不解。直到上学报到时,曹彩娥、孙莉莉老师一见面就叫出我的名字,感到非常惊讶,老师怎么认识我的。曹老师说她是学校负责金华地区招生,这次从金华地区招来的学生每份档案都作了反复的审阅,比较选优录取,档案上有照片,所以一见面就认识了。浙江商校是部属省管的学校,在金华地区办的金华农校之前录取,所以我就被第二志愿的学校录取了。如按现在“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我肯定是被金华农校录取了,误打误撞进商校,这就是缘分,真诚感谢母校选择了我,感谢曹老师、孙老师等金华招生的老师选择了我。

商大两年,受益一生

学校的生活是简单的、俭朴的,但不枯燥,也很充实。浙江商校校址就是现在工商大学的文二路校区。当年只有一幢教学楼,一个食堂和几座宿舍楼,没有标准的运动场,勉强能有一个100米的跑道,两端已没有缓冲的空间。跟现在工商大学的规模、设施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77届的同学都十分珍惜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虽然单调、俭朴,但也很有生活气息,集体氛围浓厚。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伙食统一标准,集体用餐,每组一脸盆菜,八人一组,站立围着一张小方桌,一人一只碗,把脸盆里的菜分给每个人,颇有公菜分食的味道。大家最惦念的是周三中餐的大块红烧肉加青菜,那个美味,不亚于现在的山珍海味,甚至没有哪一位女同学嫌肉肥不爱吃的。最奢侈的娱乐就是买一张文二路露天电影院的票,在满天星星下,坐在水泥条凳上看一场电影。

学校的学业,对我而言既是紧张,更是新鲜。学制只有两年,其中一个学期是实习。学的课程有文化课、基础理论课、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既学理论知识又作实务操作,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早自修、晚自学,跟现在的高中生差不多。紧张以外,更是新鲜。除了文化课,其它课程都是我以往学习经历未曾接触过的。哲学、经济学,这些是基础理论,既深奥,又富有哲理,世界观、人生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把我带进了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一个崭新领域。财务会计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为我奠定了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特别难以忘怀的,当年从事教学的各位恩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我们做人、做事。班主任、语文课朱雨田老师,教学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基本功从查字典抓起,要求又快又准。财务管理课程许新源老师,学识渊博,经历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参加工作后还经常关心我的成长。会计课赵秀英老师,思维敏捷,条理清楚,把单调的会计课,讲得生动可听。还有商业基础知识的姚玉华老师,商业物价的何也可老师,数学课的林志群老师,课堂讲学的风采至今记忆犹新。

学校、学业、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和影响是很大的,也是久远的。学校勤奋好学的学风在工作后的延续与发扬,使自己知识得到新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在后续教育中,先后完成了电大(大专)、自学(本科)、党校(研究生)的学习课程,二十多年的自学路,从中专毕业生到研究生毕业,学业无涯,勤奋好学为要。

老师敬业、负责、专业的精神,是我一生的楷模。在工作后经常以老师为榜样,反省自己的工作,阳光心态、积极向上,无论是在公务员岗位,还是国企管理人员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从一业敬一业,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校友介绍

张德潭

会7709班校友,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研究生,正高级会计师。历任浙江省商业厅副厅长,省商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省旅游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