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立足“四个强化”实现“四个提高”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来源:人文学院  字体:

人文与传播学院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坚持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目标,在做好“四个强化”的基础上,实现“四个提高”,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高度。学院党委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做为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良好契机,作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学院党委在3月30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制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学院各支部、学院团委等积极按照实施方案,动员师生党员、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切实把党史学习落实落细。学院团委在4月份集中开展以“党旗下的商大梦”为主题的“党史、校史学习月”系列活动,其中首届“钱塘杯”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决赛活动被浙江新闻客户端、科技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院党委在4月28日开展以“赓续红色血脉,铭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师生来到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参观学习,集体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党史理论宣讲。

强化党史研究,提高学理深度。学院党委紧紧抓住学院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学科研有效结合,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并与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史宣讲等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深度。如历史系主任杨齐福教授为师生党员们作了题为《走向辉煌——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主题宣讲,成梦溪博士以《解放序曲:战后格局与国共谈判》为题为学生党史宣讲团作了党史学习主题报告,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沈珉教授向组织部提交了《浙江主题出版的总体勾勒与未来构建》的党建论文,中文系万晓莉老师微党课结合所学专业以《文化自信语言为基》为题。学院还积极承办“讲好百年党史,赓续红色根脉”红色经典主题诵读比赛,用专业的眼光去品鉴红色经典,用昂扬的声音去表达和表现红色经典,不断提高师生对党史理解的深度。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宣讲广度。学院党委在全院范围内集中筛选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模范带头作用明显的师生做为党史宣讲员,牵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领头羊”,并对其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提高党史宣讲的感染力、影响力。4月7日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汇青”学生党史宣讲团成立仪式暨首场“与信仰对话”党史学习主题报告会,院党委书记郑晓东向宣讲团授旗并作讲话。4月29日,新闻与传播专业2020级研究生党员冯欣欣经过初赛和复赛层层选拔,获得浙江工商大学“红色擂台——研究生‘研学党史’”微党课决赛第一名,并被聘为研工部党史宣讲员,对研究生进行党史宣讲。学院荣获此次微党课比赛的优秀组织奖。在校微型党课比赛中,冯欣欣再次获得三等奖。革命后代卢萧然作为党史宣讲团成员,用祖辈的故事表达了当代青年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他的思政微课目前已进入浙江省思政微课决赛。党史宣讲团成员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党史宣讲,切实提高党史教育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关心党史、关注党史、研学党史。

强化初心使命,提高办实事解难题的力度。学院党委以“攻坚克难”“点亮微心愿”等为抓手,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转化,不断解决师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如学院党委积极为自己施压,变压力为动力,提出学院在当党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等方面攻坚克难计划,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学院优化办公室资源配置,向一线教师倾斜,确保每位教师有专属工作空间,改造提升教工小家,全面提升一线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学院辅导员占佳聪老师则亲手为204名手绘漫画肖像,构筑“人文一家亲”的师生关系,被浙江新闻客户端、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人文与传播学院接下来将继续在“四个强化”和“四个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和细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将党史学习教育效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用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献礼。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