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华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党员同志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离退休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一、离退休党委退二支部开展“永续传承、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5月7日,浙江工商大学退休二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了萧山抗战纪念馆和新农村建设,开展“永续传承、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行人迎着阳光走进了位于萧山河上镇凤坞村的萧山抗战纪念馆,重温那一段艰难的抗日史。抗战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创造了以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业绩。
一张张泛黃的资料,一幅幅悬挂着的照片和一件件富含历史的实物,让人恍如置身当年的情境中,看着那些遇难的同胞,大家沉默了……仔细端详抗战英雄的遗物,昔日英雄杀敌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军装上的斑驳血迹,枪把上的道道划痕,抗战老兵身上的处处伤疤,无不诉说着当时那段岁月的伤害与耻辱。许多教师情不自禁地站在门厅“我们在抗日”大屏幕前高举右手,紧握拳头宣誓:“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活动,党员们感受颇深,大家一致表示,此次参观切身体会到了当时的抗战氛围,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沉重,战争的硝烟早已在和平年代远离,但是反思战争、永续和平是我们永远需要记得的功课。
随后,党员们还参观了当地新农村建设,观摩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和美画卷。
二、离退休党委退四、五、八、十一支部支部活动记实
5月8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浙江工商大学离退休处党委第四、五、八、十一支部组织党员共访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重温百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
1920年2月,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村。自此,他在柴屋里开始了2个多月日以继夜地翻译工作,一日三餐全由母亲提供,至1920年4月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公开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要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特点、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后的任务等党建基本思想。毛泽东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邓小平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党宣言》指引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四、五、八、十一支部联合组织了这次重温革命传统,寻访先辈革命足迹的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在“望道展示馆”中我们看到介绍陈望道的生平事迹,陈望道的藏书、手札;还有介绍《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汉译、传播和影响等许多珍贵的资料。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产党宣言》学习的论述,“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助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为了更深地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们还参观了义乌小商品城,感受《习近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